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福建白茶的分类和历史

时间:2023-08-10来源:博客 作者:最好的白茶浏览:
福建白茶的分类和历史介绍如下: 福建白茶依其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分为如下几种: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者称小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福建白茶的分类和历史介绍如下:
 
    福建白茶依其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分为如下几种: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者称小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丹。小白的制成品称贡眉、寿眉。
 
    福建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关于福建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福建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制造的历史据《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约始自150多年前,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当时的白毫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政和县在1880年发现大白茶,1889年开始制银针,至1922年才制造白牡丹白牡丹原创制于水吉(当时属建瓯县,现属建阳县),何时开始,尚待考证,似在福鼎制白茶之后与政和制白茶之间。可以说,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白毫银针  制作方法  中国茶叶  茶叶制作  采摘标准  茶的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大益历史上第一批以唛号命名的
大益历史上第一批以唛号命名的
君山银针茶历史
君山银针茶历史
黄茶的历史渊源
黄茶的历史渊源
花草茶的历史来源
花草茶的历史来源
泰国的茶文化与历史
泰国的茶文化与历史
祁门红茶的成因、历史及特点
祁门红茶的成因、历史及特点
茶的晾制历史
茶的晾制历史
农业部:茶叶合格率创历史最高
农业部:茶叶合格率创历史最高
上半年茶叶合格率再创历史水平
上半年茶叶合格率再创历史水平
老茶人相聚追忆鲜为人知的历史
老茶人相聚追忆鲜为人知的历史
君山银针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君山银针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农业部:茶叶合格率99.7%创历
农业部:茶叶合格率99.7%创历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