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六堡茶水道开启的生命旅程

时间:2023-08-18来源:普洱杂志 作者: 段兆顺浏览:
对六堡茶而言,茶船古道的意义并不只是一条便捷的运输通道,而是极为重要的生命旅程。这个观点以前似乎还没有人明确地提出来过,当我在梧州采访时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后,也与曾梧州当地的茶界人士探讨过,并基本得到认可。 我们知道,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两广及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对六堡茶而言,茶船古道的意义并不只是一条便捷的运输通道,而是极为重要的生命旅程。这个观点以前似乎还没有人明确地提出来过,当我在梧州采访时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后,也与曾梧州当地的茶界人士探讨过,并基本得到认可。
我们知道,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两广及东南亚一带湿热的气候,显然有利于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当运茶船穿梭在这条水道上时,在湿热的气候里不停地装卸、转运至广州、香港,并最终被运输到东南亚国家时,一批批微生物的生命体转换已俨然实现。此时的六堡茶,早已不是刚离开六堡合口街的那个六堡茶了。经过漫长旅途中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已基本完成了后发酵的过程,脱胎换骨成了极具药用价值的六堡茶。
 
其实六堡人的生活中,茶经常就是以药的形式出现的,也因此当地人有喝老茶的习惯,并将茶用于治疗痢疾、消毒去瘴等病症。
据说很久以前,许多农家虽然种茶也制茶,但茶并不是主要的营生,大多是自家采了自家喝。那时农家去地里做农活,差不多时采点茶回家进行加工。从采茶青到晾青,再到之后的杀青和揉捻,做好是已经比较晚了。再加上一整天的劳累,于是就将茶沤堆放置一晚,第二天再进行烘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是六堡茶最原始最传统的加工工艺杀青后揉捻,堆放隔夜再烘干。从流程中可以看出,传统六堡茶的加工工艺绿茶基本相似,只是多了一道沤堆的工艺
在当时,烘干用的是一种当地称作“甑”的竹编箩筐,一次只能够烘几斤最多不过十多斤的毛茶,而且烘干一批往往需要一个小时多的时间,而其他揉捻好还没烘干的六堡茶,都需要沤堆放置在一旁等待。烘好的茶,就一排地放在房梁上,从老的茶喝起,喝完一箩筐再喝下一箩筐。喝老茶就成为了六堡农家的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了一种日常保健的药品。
从中可以看出,烘干前“堆放一夜”、放在房梁上继续陈化的六堡茶原始后发酵工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虽然“堆放一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烘干工艺滞后,有几分歪打正着的偶然,但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也发现堆放一夜的六堡茶,汤色变得黄红,苦涩味变得醇和,口感更好。久而久之,“堆放一夜”的沤堆便成为了六堡茶的固定工艺
 
当六堡茶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后,房梁上陈化显然不能再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这一需要时间的陈化过程,就移交给了通往东南亚的漫长水道,六堡茶的新生命旅程由此开启。
然而就像普洱茶一样,六堡茶也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遭遇到了起起落落。六堡茶的第一个鼎盛,出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1937年出版的《广西特产志略》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实际上附近的五堡、四堡也有出茶,虽然数量上远不及六堡,据此有人估计最高时出口量在80多万斤。
不过这个繁盛期,在1938年日本人攻陷广州后便结束了。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六堡茶的主要销售区东南亚国家几乎全面沦陷,市场对茶叶需求量急剧下降,以及水路运输的中断,陷入到前所未有的低迷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后发酵茶  发酵工艺  后发酵  普洱茶  发酵茶  普洱  工艺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前发酵、后发酵
普洱茶前发酵、后发酵
茶叶甘醇爽口 富有回味
茶叶甘醇爽口 富有回味
乐山市召开茶产业“十三五”发
乐山市召开茶产业“十三五”发
昆明茶博会开幕式现场
昆明茶博会开幕式现场
2015中国·天津茶业及茶文化博
2015中国·天津茶业及茶文化博
安顺市茶文化宣传茶品牌推介挂
安顺市茶文化宣传茶品牌推介挂
天露仙源茶场采茶女采春茶
天露仙源茶场采茶女采春茶
2015中国南郑赛茶大会举办
2015中国南郑赛茶大会举办
台湾地区茶叶超过9成属于进口
台湾地区茶叶超过9成属于进口
中国(济南)第九届国际茶产业博
中国(济南)第九届国际茶产业博
凤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
凤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
安康:政府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
安康:政府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