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这十大红茶你知道几种
时间:2023-08-24来源:董玥说茶 作者:董玥说茶浏览:
次
红茶是用适合的茶树鲜叶和芽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碎)、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茶品。因其发酵程度较深,属全发酵茶,在六大茶类里占据一隅。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源自中国明朝时期的武夷山,由当地茶农发明,后称之为正山小种,一直沿用至今。 红茶的主产区较广,包括
世界上最早的
红茶源自中国明朝时期的武夷山,由当地
茶农发明,后称之为“正山小种”,一直沿用至今。
红茶的主
产区较广,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而在中国境内,最知名的
红茶产地从南到东包括: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
云南是世界
茶叶之路的起点,但
滇红茶的生产
历史却从1938年底开始,至今有70多年。在1938年底至1941年底这一期间,
滇红工夫茶的创制经历了:调查、创制、建厂成批生产。发展壮大后,开始和
红碎茶一起远销东欧、西欧等国家。
滇红功夫茶,条索肥壮紧结、金色茶毫较密集,干茶蜜糖香馥郁。
冲泡后香气高扬、汤质鲜爽醇厚。如南茗佳人出品的2016年《红颜》顶级
滇红茶,采用凤庆顶级茶芽为
原料,经丰富制
茶经验的制茶师傅
匠心制成。以80—90℃的水温
冲泡后,
茶汤金黄偏橙,颜色艳亮通透,甜而爽口,饮后温润。
川红
工夫红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只有以宜宾本土的
茶树鲜叶为
原料,加上良好的
制作工艺方能形成独特的“川红”味道。
川红条索乌润细紧、略带金豪。干茶清香中带桔糖香,
冲泡后
茶汤红浓透亮,滋味醇厚鲜爽。
湖南省也是
茶叶的发源地之一,同治时期,《巴陵县志》记载湖红的由来;同治《平江县志》也记载了湖红在道光年间的繁盛。
湖红
功夫茶的主
产区在湖南安化、桃源、邵阳、平江、长沙等县市,位于湖南中部地带。
18世纪后期,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被当地
茶农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首次创制成功,是世界上最早的
红茶,至今已有400多年
历史。正山小种
红茶又称星村小种
红茶。
正山小种
红茶产地以桐木关为中心,在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
茶园也有生产。
正山小种外形匀整紧结、呈现铁青中带褐色的色泽、茶条有油润感、干茶带有含蓄细腻的花香。
冲泡后
汤色橙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爽,汤中呈现独特烟香和桂圆汤香。
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统称闽红
工夫茶。三种茶产自福建的政和县、福鼎县和福安县。因地域不同其特点也存在较大区别。
政和工夫,干茶条索匀奇肥硕、色泽乌黑油润、金黄色茶毫和茶芽显、香气浓郁芬芳,宛如紫罗兰的浓香。
冲泡后,滋味香浓、富有
收敛性。
坦洋工夫,干茶细长匀整、色泽乌黑有光泽、白色茶毫显。
冲泡后
汤色呈鲜艳金黄色,滋味醇厚,汤中香气清新。
白琳工夫,干茶条索紧结纤细、橙黄色茶毫显著。干茶毫香显著,
冲泡后,
汤色桔红,滋味清甜淳和。
祁门红茶的产地分为三块,以安徽省黄山市
祁门县的历口古溪、闪里、平里这些地区出产的茶品质量较优。
祁门红茶经过精制后,条索细秀如眉、色泽乌润,干
茶香清香如果香又如兰花香,被人命名为“
祁门香”。
冲泡后
茶汤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馥郁香气溶于
茶汤。
宁红
工夫茶干茶苗峰显、紧细,茶毫较细密、红色经络略显,颜色乌黑油润,香气高扬。
冲泡后,
汤色红艳,滋味鲜醇甜和,汤中香气浓郁。
越红工夫,民国时期在浙江绍兴已少量生产,1957年后开始大量生产。越红工夫又名条
红茶,主产地在浙江绍兴。
⑨.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源自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后因太平天国战乱,人们搬迁至大坞山,在那里落户,开荒种茶种粮,开始
制作九曲红梅,来维持生计。
九曲红梅出产地在杭州西南郊区的湖埠、上堡、湖埠、上堡、张余、冯家、社井、上阳、仁桥一带,尤以湖埠大坞山者为妙品。
九曲红梅,干茶细瘦若发丝呈弯曲勾状、条索勾连在一起宛若挂钩,金色茶毫显著,色泽乌润,香气馥郁。
冲泡后,
茶汤红艳透亮,滋味浓郁、韵味独特。
宜红
工夫茶在19世纪清道光年间问世,至今已有百余年
历史。主要销往英国、俄罗斯等西欧地区。
宜红
工夫茶的主产地在湖北省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等地。
干茶条索紧细带有金色茶毫,色泽乌润,甜香显著。
冲泡后
汤色鲜艳红色,滋味鲜爽醇厚。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