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云南茶山旅游 >

25000步的丈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曼松古茶园

时间:2017-07-11来源:南茗佳人 作者:南茗佳人浏览:
没有亲自用手测量过,你根本无法相信,一棵两三百年的古茶树,树干只用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握住,分枝最多的仅有三四枝; 没有亲自进过曼松王子山,你无法想象,每到采茶季,侠客行都会在这里上演; 没有亲自走完八公里一直在上坡的路,你无法体会双腿颤抖,呼吸逆流,心跳到嗓子眼,但当看到那些隐藏在深山中的古茶树时,所有的难受都化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没有亲自用手测量过,你根本无法相信,一棵两三百年的古茶树,树干只用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握住,分枝最多的仅有三四枝;
没有亲自进过曼松王子山,你无法想象,每到采茶季,侠客行都会在这里上演;
没有亲自走完八公里一直在上坡的路,你无法体会双腿颤抖,呼吸逆流,心跳到嗓子眼,但当看到那些隐藏在深山中的古茶树时,所有的难受都化为惊喜时的感受。
每年春茶采摘时节,南茗佳人掌柜李红傧都会带领大家前往各大茶山实地考察,一是看看各个山头茶树的发芽情况,产量、价格、品质等是否稳定;二是让南茗佳人团队的小伙伴去感受一下每饼茶的来之不易,了解各个山头的茶树生长情况和特点;三是和茶友们分享每一饼茶的得来过程,让茶友了解自己喝的这一杯茶,从枝头到杯盏所经历的每一道工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每年的春茶,南茗佳人均会亲自参与茶叶采摘制作,每一款原料都经过至少10次的反复试喝,确定品质稳定、工艺完美,才会制作成品和茶友分享。
曼松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因为王子流落民间的传说;因为贡茶从辉煌到没落的历史;因为是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但真正到那里,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江湖上流传着多种版本的曼松传说,但,产量稀少价格昂贵是真;树龄大树身瘦小是真;茶树隐藏在丛林草木间是真。很多茶友都想了解,真正的曼松古树茶是什么样子,真正的曼松贡茶是什么样的滋味;
南茗佳人团队跋山涉水,进入曼松王子山,将给众茶友呈现一个真实的颠覆你的幻想的曼松
在这群山连绵、村寨繁多的勐腊县,若是没有一个当地人做向导的话,几乎找不到茶树生长地;会走错很多路耽误很多时间;失去很多品尝好茶的机会;好在我们有熟识的当地茶农朋友带领,在各个茶山吃茶听风看古茶树
2017年春茶期间,南茗佳人团队和茶农朋友一共六人,从西双版纳勐腊象明乡,一路驱车前往曼松。去曼松的路不仅窄且颠簸,转弯处需要时刻小心,恰逢学生开学,一路上都可以见到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骑着摩托车在路上疾行。曼松村。是一个以彝族的分支香堂族为主的村寨,村民不多,安静的守护着这片土地。
 
曼松王子山,离寨子还有很远的距离。全靠摩托车和两条腿,茶农去茶地里,骑摩托车四十分钟左右,走路得两个小时。那段路全程三分之二的都是上坡路,并不易走。十点整,在两位茶农朋友带领下,向曼松王子山中进发。车子慢慢驶出村外,一段水泥路一段泥土路,开始进山了。首先要经过一条河,朋友说要是下雨天进山,需要人先把摩托车抬过河,然后人过去。干季的时候,摩托车就直接过去。
向山上行驶了十多分钟后,就得下车走路了。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在泥土路上齐步走。等走到山腰时,路边开始出现茶树林,但茶树植株细瘦,树身不高。当朋友告诉我们,茶树丛中有一棵是古茶树时,所有人都不相信。因为那棵茶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和古茶树相差甚远。但树上挂的标牌,的确证明它的身份是一株古茶树。收起惊讶继续前行,当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声都很粗重,脚步不如刚刚开始那么轻快。太阳出来了,很热,大家很快大汗淋漓。
爬完这条坡,往下一小段路又开始爬另一条坡。一路上也能遇到稍微大些的古茶树,但仅有三四棵。朋友告诉我们,很多古茶树的位置只有归属的茶农知道,不然会被别人采去,主人就没法过日子了。
曼松古树茶,近几年的价格可谓是居高不下,最贵的达到三万多一公斤。但就是一公斤也是不易得,因为古树茶的数量极少,要采摘几次才能做到一公斤。此次进山,目光所及之处,要么是茶苗,要么是细瘦的茶树,要么是细高枝丫少的茶树;总之就没有那种枝干粗壮、枝丫繁多的大茶树
这也是为什么一说到曼松茶树曼松的当地人都会表现出迷之尴尬。因为这里的土壤、气候、水源,给茶树的生长造成极大的挑战。茶树要想在这里存活长大,就必须战胜环境,将树根深深扎在土壤中,将树干垂直向上生长。
所以在曼松流传着这样的话语“这棵茶树,已经有很多年了,从我爷爷的爷爷在世的时候,它就是这么细瘦,到今天还是一个样。”当然,这是对曼松茶树的调侃。究其原因还是水质、土壤、气候,但也只有生长在曼松这片土地上的茶树,才有令人惊艳的曼松味。
一路走一路议论,第一次来曼松的小伙伴说,原来曼松的古茶树是这样的,和想象中的差太多了。朋友家有一棵古茶树生长在丛林中,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来是茶树,当她告诉我们这棵茶树已经好几百年的时候,我们纷纷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曼松茶树,真的不能以树干的粗壮、枝丫的茂盛来定它的树龄,否则,你将会失去一棵古树茶,失去一款极为独特的茶品。
 
曼松山中,白花随处盛开,空气中散发着清雅花香,很多喝过曼松的茶友都说,曼松有种独特的花香。
越往上走,杂草丛生,树枝到处拦截。就在我们艰难前行的时候,茶农朋友忽然从包里取出一把砍刀...大家都惊呆了!直到茶农朋友熟练的用砍刀劈断树枝,在前方开出一条路,我们才回过神。
有人说:“天啊,不带把刀都不敢进曼松茶山。”想来真是如此,山里的茶树离村十分远,人要管理就很难,而且他们觉得放养让茶树自然生长更好,于是茶树的周围都是杂草丛生,进茶山就得带柴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们一路向上,去找那棵大点的古茶树。眼睛光看着前面,忘记了脚下,我刚要踩下去,小伙伴们惊呼“你脚边有一棵茶树,别踩到了。”因为没戴眼镜,看不清,于是弯腰下去,仔细看,果然有一棵小树苗在我脚的五厘米处。我赶紧将脚收回,幸好没踩到。
茶农说:“这颗茶树有五六年了,但现在似乎比种下去的时候还小。”什么?还有越长越小的茶树?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王子山的茶树要长大真的太艰难了。
往上走一些,那棵有上百年的古茶树映入眼帘,树干粗了些,大约能够用一只手握住,枝丫有四五枝,长势很好,笔直的向上生长,顶端挂着几个叶子,一看就是产量真的太低了,茶农介绍,这样一棵干茶可采1至2两。
茶农大姐家采茶的临时休憩小屋,被大树砸倒了,正准备重新搭建。
茶树右下方,有一片茶树,长在山沟中的茶树主干较粗,枝丫多一些。大概是因为有水流下来,恰好茶树能够吸收,于是便长得很好。而长在坡上的相对就细瘦,枝丫不多。
看完细瘦但又顽强生长的茶树,我们开始返回。上坡路又开始了。真正懂得当初师傅说的,世间最好走的路是下坡路,但当你走完所有的上坡路时,会看到不一样的美。
 
走完曼松王子山所有的上坡后,我们亲眼见到曼松茶树的样子,以及生长环境和状态。纠正了一直以来,认为古茶树一定是枝粗叶肥的。看了曼松茶树,会发现这是古茶树界的另一股风——细瘦风。
目前曼松95%的茶树都是小树茶,古树茶的产量每年大约只有几十公斤(50左右),今年的市场价超三万,而且每家的产量极少,有些家一公斤的产量都没有。
正在发芽的曼松古树茶,芽头细小,且茶树没有经过修剪,芽头较少,产量很低很低很低真的很低。一公斤的干毛茶,要采摘好几次才能凑齐。
曼松茶的味道,之前各家所言,等真正尝过后,我们有了更高的话语权。你可以想象,生长在深山丛林中的茶树战胜自然后,自由生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们返回到曼松村中才得知茶农大姐请了朋友给我们做了饭,内心再一次被暖到。这是茶农最真实的样子,他们热情好客,以诚待人,朴素诚恳。
午饭后,我们品尝到今年第一泡曼松新茶,才做出来没几天。终于可以在曼松喝到曼松茶。
茶汤一入口的甜柔十分明显,香气馥郁,咽下后口齿留香很久。三泡后茶汤中有一股清雅的花香,似山中白花的香气,清雅中带点蜜甜。喉咙清凉湿润,茶香缓缓从喉咙往上涌,开阔感渐生。同时,冷杯香中先是花香后转为蜜香,然后是果香,香气层次丰富,山野气韵强烈。
生津回甘迅猛,饮了茶整个口腔和喉咙是舒爽清润的。到10泡左右,茶汤中的香气依旧馥郁,汤质甜软。
原来这就是曼松茶的味道,独特的香甜甘柔,流连忘返的深韵留香。
树身与树龄的不和谐却造就了不一样的曼松茶滋味;环境的极端挑剔成就了曼松茶树强劲的生命力;25000步的丈量,遇到最真实的曼松
世间哪有什么好茶,只不过是在山间的独自修行成就的绝世芳华;世间最好走的便是下坡路,最难走的是上坡路,选择权在你;世人皆知曼松茶贵,却不知山中岁月最艰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西双版纳  春茶采摘  山头茶  古树茶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古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曼松秋是正经秋
曼松秋是正经秋
小聊曼松古树普洱茶
小聊曼松古树普洱茶
普洱茶茶区曼松有些什么秘密你
普洱茶茶区曼松有些什么秘密你
普洱茶山头曼松的紫娟茶颠覆你
普洱茶山头曼松的紫娟茶颠覆你
普洱茶山头曼松真假鉴别方法
普洱茶山头曼松真假鉴别方法
倚邦茶山除了喝曼松普洱茶还能
倚邦茶山除了喝曼松普洱茶还能
曼松古树价格怎么会那么贵
曼松古树价格怎么会那么贵
普洱茶十大名产区之“曼松”“
普洱茶十大名产区之“曼松”“
近年曼松古树普洱茶为何那么贵
近年曼松古树普洱茶为何那么贵
六大茶山看倚邦,倚邦之茶看曼
六大茶山看倚邦,倚邦之茶看曼
曼松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贵?
曼松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贵?
土生土长的曼松茶农因何成了“
土生土长的曼松茶农因何成了“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