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勐醒的一条岔路转左,很快汽车就离开213国道,开始盘山而行,如果带着海拔表的话,刚进山路的时候,大约海拔在500米左右,和景洪一样的高度。随着汽车在山路不断盘行穿梭,海拔表不断指示路在缓慢升高,当海拔表指示到1520米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易武古镇了。易武乡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距勐腊县城约110公里,距勐醒30余公里。
古镇之夜
提到普洱茶,易武应是一段无法逾越的历史。易武因茶而兴,以茶扬名,自清代以来成为古六大茶山的中心,出口基地。我们到达易武已经是傍晚了,日暮的霞光映射在易武古镇斑驳的老墙和破瓦上,走在易武古街上,青石板路历经岁月,已经磨得很光滑,两边是杂乱丛生的灌木和小屋,偶有几只家养土鸡上窜下跳的。历史上的繁华早已不复以往了,只剩下落寞,唯一可以见证曾经的辉煌的就是车顺号老宅,可以感受一下百年易武制茶的气场。
旅行的时候,最不愿意折磨自己的胃了,晚餐想在易武镇上美餐一顿不是太难。道路两旁有不少餐厅。到了易武不吃冬瓜猪是遗憾,冬瓜猪顾名思义,猪并不大,大多像冬瓜一般大小,且是黑皮的,平时都是放养状态,肉质嫩活,和平时吃的饲养猪,滋味天差地别。不需要太多烹饪技巧,只需要一点油盐就能带出山野的猪肉香来。晚上大街上会有烧烤摊,这是傣族人开的烧烤摊,食物很新鲜,可以放心吃,尤其是烧烤罗非鱼,滋味鲜美。
古镇没有太丰富的夜生活,每日勤恳劳作的人们都会早早入睡。到了十点,整个易武古镇彻底安静下来,十点对于我这个都市夜猫子还太早。独自走出室外,静悄悄的可以依稀看见黑暗中闪烁着绿光的狗眼。抬头看易武的夜空,星空出奇的清澈,依稀能见到流云。千古的流云,万载不变的星迹,而下面抬头看天的人已经一茬换了一茬了。
挺进刮风寨
易武古镇周围也产茶,但是易武的好茶当然还是藏在那些偏僻的山头里面。这几年,我一直偏执地爱着刮风寨的茶。到易武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至今还没有走进过刮风寨。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挺进刮风寨!从易武古镇到刮风寨相距32公里,沿途会经过普洱茶词典中著名的地名:落水洞和麻黑。到麻黑的10来公里土石路还算平整,但过了麻黑之后转过山口,路面就开始艰难起来。车子在悬崖峭壁边缘行驶,都是沙石路,一刹不住,车就直接滑向万丈深渊去了。想起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不过如此了吧。到刮风寨剩下的20公里,开了接近2个小时,塌方、水毁路段十多处,最陡的坡度几近40度。轿车是肯定去不到的,即使驾驶越野车也需要足够的经验、技巧以及胆量才能通过。如果在雨季,只有当地人的摩托车可以通过,越野车也无法通行。
这样的路开到头就到刮风寨了,村口的小河是进出的必经之路,但是没有桥,只能涉水通过。刮风寨居住的全是瑶族,属于蓝靛瑶。这一支系在中国已经很少了。所以寨子的风貌不像在西双版纳常见的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的干栏式建筑掩映在草木间,而是瑶族的长形土砖瓦房嵌在青山下的裸露红土里。放眼望去一种贫瘠与蛮荒的气息扑面而来。据说2001年以前,刮风寨是四不通——不通公路、电、自来水以及电话,基本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瑶族村落。这里的居民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刮风寨的茶以蜜香和甘甜耐泡让我今生难忘,也正是这隔绝,才让这个偏僻的寨子成为易武好茶的一片处女地。随着刮风寨的茶被越来越多的爱茶者接受,文明已经渐渐靠近瑶家人了。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