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云南茶山旅游 >

版纳南糯茶山之行

时间:2018-06-2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十月初,景洪一片晴天,南糯山下烂谷茶雨(据当地爱尼人讲这种雨下时谷子烂在地里没法收,茶叶长长了没法采)。下车来到沙归拨妈茶庄,一行人围坐在火塘边,品着南糯各寨的大树毛料,谈着故去的茶王树,那种感觉真的很美。窗外的雨断断续续,远处的雾霭时浓时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十月初,景洪一片晴天,南糯山下烂谷茶雨(据当地爱尼人讲这种雨下时谷子烂在地里没法收,茶叶长长了没法采)。下车来到"沙归拨妈"茶庄,一行人围坐在火塘边,品着南糯各寨的大树毛料,谈着故去的茶王树,那种感觉真的很美。窗外的雨断断续续,远处的雾霭时浓时薄。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我们顺着老乡指引的方向向后山走去。
    道路泥泞湿滑,路两旁尽是些灌木和杂草,一滴滴水珠不时从高处落下,滴在脸上,冰凉的。爬过一道小坡,近处是一大片爱尼人家谁也离不开的宝贝--野芭蕉树,远处有几棵高大的乔木。一路上,一条小溪始终与我相伴,淙淙流淌。跨过小溪,顺着小路一直向右行,不经意间,我已进入了台地茶林。这些茶树龄大约在四、五十年,芽头发的不是很多,但茶花香气馥郁,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翻过一个小山坳,我在林间四处寻找茶王树遗址的标志--观茶亭,突然发现那亭就在前方不远的灌木林中。那亭实在说不上美,站在荒芜的亭旁,看亭身上无聊客的留言,虽已字迹模糊,但仍隐约可辨,勃勃兴致顿消。四周一片静寂,了无一人,只有秋蝉乘着一丝雨的间隙匆忙出来鸣叫几声。空气中弥漫着茶花和各种杂草树木混杂的特殊气味。地上铺的全是枯黄的落叶。我实在不忍心看那茶王树的墓穴--它似乎是被连根拔起,穴中早已生满杂草。空穴的旁边有一棵碗口粗细、不知是茶王的儿辈还是孙辈的茶树,好象是在为它守灵。由于它的存在,这人造的小亭和那些结实的钢筋水泥围栏,才不至于显得尴尬。用手轻轻抚摩着这棵年轻的大茶树,吮吸着它散放的芬芳,太阳这时竟奇怪的露出它的脸,阴暗的一隅,突然一片亮光,十分耀眼。放眼望去,半山腰上这儿一棵那儿一丛,零星散布着几棵苍老的大茶树。穿过人为损坏的围栏,一脚踏进了牛踩踏出来的烂泥路,向上攀爬。鞋子陷进泥里,无法行走,只得使劲拔出来用手提着,脚趾紧紧勾在泥里才不至滑倒,借来的伞这时也成了拐杖。抓树枝揪草根,一步一滑,终于爬到了它们跟前。在这里,我们逗留了很久,想象不出十多年前各路名人来仰望它时的喧闹和胜景。假如没有人发现它、宣传它、保护它,今天这里会是这个样子吗?
    时间似乎凝固了,无法凝固的是我飘飞的思绪。天说变就变,很快又黑云密布,渐渐暗了下来。丝丝细雨穿过树梢,轻轻飘落。
    悄悄的离开,不愿惊动那安息的茶神……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台地茶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山 二十四史背后
茶山 二十四史背后
倚邦古茶山失落的贡茶—曼松
倚邦古茶山失落的贡茶—曼松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名山之—帕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名山之—帕
茶山之恋
茶山之恋
茶山行之走蛮砖踏倚邦
茶山行之走蛮砖踏倚邦
古茶山接轨时代之路普洱茶或将
古茶山接轨时代之路普洱茶或将
散客进茶山须知
散客进茶山须知
茶山永远的留念
茶山永远的留念
沉默的古茶山之马台
沉默的古茶山之马台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
普洱“江外”知名大茶山
普洱“江外”知名大茶山
景迈古茶山
景迈古茶山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