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闻:
1、关于茶树、茶地、茶场
茶树,由于品种的不同,所在地的土壤、气候、人工管理方式等不同,有着多种形态。而在消费端,我们熟悉的是茶树年龄,但这在茶区,目前也只能目测,目测多少年随便说,反正你没办法证明。另一个就是近年来被追捧的“百年古树单株”概念,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概念。因为很多大茶树的树龄,笔者认为并没有百年,因为在临沧的大雪山保护林中的那些参天大树茶才真的是百年。因为百年的树一般来说都是参天大树。当然,由于树种的不同,地域等不同,也会有列外。
在临沧的茶山中,常见到的茶地大多是台地的,台地仅从地形上来说,是由坡地改造成的。目的是方便种植管理作物。所以,不要一听到台地茶就摇头,冰岛最大那些茶树地都是台地的,并且还是村前屋后的。台地与否并不能说明树叶的品质。关键在于茶地中“套种”的作物。笔者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在茶山明明地很宽,为什么茶地里非要“套种”上其他作物来跟茶争营养呢?其他短期作物,是需要施肥才能有收获的。而在纯茶地的一些地方,那些茶农又懒得管理茶地和茶树,任凭茶地里的作物(包括茶树)自然生死。
在临沧的茶场,也就是初制所,相对版纳地区,满满地是落后,设备不齐全,卫生环境不理想。或许是茶场老板没赚钱吧,也就抱着能用就行的理念。
2、关于制茶、茶价、喝茶
在我所去到的茶山里,关于制茶,其实很多人还是懂的。正经说起来,制茶并不难,难的是要有力气。手工制茶真的很耗力气。于是很多茶农不自己制茶,采摘了鲜叶(树叶子)就拿去卖了。以前我就说过茶农相对是没啥成本的,只用花力气把茶树叶子采摘去卖了就能变现了。只不过价格高低而已。在这里简单的说下,临沧大部分茶区的茶价是:鲜叶价+运费+工费+杂费(燃料、场地投入、包装等)+过手费(几道手之间的利润)相加的总额。这些茶价的组成都是不可或缺的。2016年的普通茶价格相比去年有大比例的下降,而这个下降时间来得比往年早,往年一般是尾春,今年清明一过就在掉价。有一个地方(混采)普通茶,去年鲜叶价是5块元一市斤(500g),今年直接掉到3块钱一市斤;而另一地的(混采)老树茶,去年鲜叶价是20元一市斤,今年掉到15元一市斤。按4kg鲜叶制作1kg干毛茶算的话。前者去年的鲜叶折算干毛茶茶价是40元/kg,今年的鲜叶折算干毛茶茶价是24元/kg。仅是从鲜叶折算茶价就掉了40%。而后者的则是掉了25%。而这个折算价并不是最终的茶价,最终的茶价还要加上以上的几个参数。所以,可能来到市场上价格掉的幅度不会很夸张。
3、关于茶农、茶商、茶企
走了一圈过来,发现茶商、茶企今年都显得很谨慎,有订单了才做一些高端货,普通货到在承受范围内收购。在茶产地,最不愁的就是茶叶,愁的是客户,今年我到过的很多茶山(非著名),碰到的茶商同行几乎没有,我去的时间段正是大树茶大量开采的时候。一般茶农在开采的茶叶几乎都是拿去茶企初制所销售,这期间,我们尝试着收购一些鲜叶,由于没有人争抢,茶农也是按行市的价格卖给我们。而茶叶大品牌大厂,这段时间大多都没有出手收料。据带我去茶山的初制所老板说,大品牌大厂一般要到尾春才会出手收购干毛茶。
二、思考:
1、关于利益分配的方式
从茶叶下树到制成成品茶这一过程中,牵涉到利益链条相对较长。如果仅从角色来看的话:茶农——初制茶商——茶企——销售茶商。仅从这个关系上来看,其中茶农的收益是最高的,冒的风险是最小的。按上面去年普通茶的价格来看。茶农仅采摘茶树叶卖,不算人工的话,纯收入是5元/市斤x8市斤=40元,初制茶商收购原料过去,加上各种成本后到60元,1kg干毛茶加上5元的利润。这时茶价到65元。假设这时茶企按成本65元的3倍销售成品茶叶,也就是195元/kg。大家可以猜猜这其中谁的利润最高?答案是茶企,虽然茶企和初制茶商都是批量分发,但初制茶商的损耗比茶企的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茶商茶企要去茶山上建茶厂,因为只有离茶树相对最近,才能减少期间的损耗。收益:茶企>茶商>茶农。那么,这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是否就一定是好的,有没有更好的呢?能否颠覆呢?
2、关于环境生态的矫情
对于茶叶的影响,很多人在工艺之后就往往认为是环境生态,但我们是否想过?这种影响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按离茶树的距离近远来给环境生态列出来几种情况:
(1)茶地中有无作物
(2)茶园中有无作物(等等)
(3)茶园外有无作物(油桉林、橡胶树林等)
(4)茶园外有无工业工厂
注:作物指农作物和经济林,包括包谷、麦子、豌豆、核桃树、橡胶树、油桉等。
也就说这些茶树并不是原生态下的,而是人为改造过的,那么当以上这些情况中有几种,是不是说明生态不好了?对茶叶会有什么影响呢?而在原生态环境下,某些野生的茶喝了会让人中毒,这也说明纯原生态环境并不是最好的。
3、关于茶叶价值的思考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