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南方之嘉木也。——陆羽
一、身体准备:适应南方
行走茶山会遇到各种惊喜,但也常常需要一定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为前提。
二、心理准备:爱美之心
美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茶圣陆羽就赞叹其为“南方之嘉木”,能从它上面发现美,进而游遍半个中国。茶山的美都有哪些呢?
1.变幻之美。茶山多云雾有烟岚,变幻之美需要捕捉的能力。
2.鸟虫之美。保护得越好的茶山,鸟虫越有生命力,欣赏这些鸟虫您会感受到生命的意趣。重庆王氏小乔茶庄甚至在自己的茶山上放养土鸡,如果能一边品味其手工私房茶,一边听山上的鸟虫鸣欢,偶有鸡犬相闻。如此茶山之行则可进而为栖心之旅。
三、知识储备:茶学素养
茶山行需要对茶叶有所认知。云南的大叶种、福建的正山小种、安吉的白茶、福鼎的白茶各有学问。也有部分像重庆王氏小乔的茶山用云南的大叶种制作成绿茶,以适应南方高端绿茶市场的需要。这就有地缘过渡的痕迹。如果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茶山的茶叶、制作的工艺、审美的对象,就找到一个理解的背景,茶山的价值也更容易在你的行走中生动起来,丰富起来。
制茶师傅现场给学生讲解茶叶知识。
四、技能储备:就地取材
茶山行除了要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还需要一定的茶事活动技能。例如茶叶采摘的技能、煮水烹茶的技能、茶席设计的技能。而这些又常常需要一项核心技能——就地取材的技能。毕竟,野外行走不宜负重过多,茶山行的女孩更应该掌握一些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技能。如果能化掌为刀,把溪涧旁的一花一叶铺展为茶席上的美丽,行走茶山就无所谓困倦疲惫了
五、服饰穿戴:与境相谐
首先是有利于安全、便捷地行走。
但考虑到您的爱美之心,我建议的服饰穿戴原则是“与境相谐”。重庆女子茶学堂的周霞老师特别注重活动中的服饰。她为重庆“夏日茶会”而专门给自己的学生设计服饰,组织学生到茶山上考察时,她也考虑到如何用审美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情感。当茶山如情似梦的云雾、颓圮废瓦的墙垣成为背景时,精心挑选的服饰,把东方文化与茶山韵味演绎成一片惊喜。
因此,服饰选择是行走茶山的重要环节。
与境相谐,时间上的相谐。春、夏、秋、冬的环境变化,服饰应当随景观变化而具体选择。与境相谐,还指活动规划与环境的关系。如果茶山上的主题活动在寺庙中,艳丽服饰就不相宜。若有成都、重庆的山居村舍,几条色彩生动的纱巾,却能把一个茶山激发出万千韵味。
茶山上有斑驳的墙垣,服饰设计与墙壁互相映衬。
茶山行走的服饰,与季节、气候相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