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有点像茶界的世外桃源,被与世隔绝千年,自成了一个小世界。
太远的路也让进来的人时空有些错乱,让人想到这或许像一个古墓,这里或许有世人还无法理解的森林树妖。
虽然远离村寨。但也有一些简单的房子。品茶室,休息室,晾晒地方,炒茶的地方。该有的都有了。我总感觉是多了些什么东西。多了些人的味道吧。
山是主人还是人是主人?
什么是永远的东西?
为了茶叶将生态 搞成这样值不值?
我又回到了文艺的状态。这样不好。还好,大家都忙了起来。忙着照相。
问价:
大树鲜叶价2500,小树1300。没多写也没少说。算下来的话,古树茶要到一万多块钱了。而且还不包邮。还要自取。这价果然让人感觉到一身清凉。薄荷塘透心凉的感觉。
做这些茶是很纠结的。。。。。。
薄荷塘塘主自己也没事做。就上树采起茶来。见到我们在照相。摆出很专业的造型。还提醒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照。
随便坐下喝茶。是直接从树下采下来的大叶子茶。现煮了喝了。这样,我们也算是喝过薄荷塘的人了。我可以吹一辈子了。
开始吃饭了。这时候想的是,管他什么茶叶。都没有这对饭重要?不信?来换了试试?
有个文艺女青年一个人过来,用普通话,说,你们吃什么?我们乱说:鹿肉。她假装客气了一下。就拿了一片肉吃起来。一片一片。好吧。我们的钱啊。
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他们自己也做起饭来。当油烟味的炊烟升起,原来薄荷塘也是人间。
后面才知道,文艺女青年是一个人进来这里的。他不知道怎么联系上了那个小伙子。他就带了她进来做点茶。做了多少?就是那一小框。
我们也可以像他那样做点这个季节的标本茶,但时间来不及了。
刚开始我是不信,她会一个人路进来。想着也胆子真大。后面因为第二天,我自已也刚好出易武。在客车上见到她,一个人躺着占了两个位置也不让给别人位置。刚开始没瞧出是谁。后面在中间堵车休息的路上,才想起来是昨天一样戴着帽子的她。
但她没注意到我,或者认不出来。中间,我见她拿出了一小包茶。和手掌一样大小的一包干茶。这一包茶对她来说,得来非常来之不易,肯定生怕弄丢了。
有些茶我们是被口感感动,有些是被自己的参与感感动。
文艺女青年这一天买了点茶。按股市的说法。这一天也算是有了成交价。但这种成交价对茶友带来的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
而我们没有收。自己喝茶价高低都可以买点。控制数量就可以了。
但我们无法动。像这些地方,数量不多。上不了成批量。按成本报,不相信的人还说是茶商赚他们多少钱。很多茶友瞧一下叶底,简单瞧一下叶片大小厚薄色差,会数出来是几种料拼配的,其实这个真没用。和研究双色球概率差不多意思。感觉很对,但用处不大。而且还总感觉掺进了其它的茶。
所以,茶友能自己进来试一下,感受一下茶商的不易也是个好事。
回到古茶园现场。
最张扬的当然是一号树的了。比落水洞的那棵茶王树更高大,更粗。大得,照相时不好取景。据说这棵树达到了12米高。
茶树生长成这样,更多原因是没有人管理。几百年来,人们没有考虑过如何采摘方便的问题。在人们发现这片茶园之前。周边肯定有其它的植物。茶树也像其它植物一样,面临着争取阳光空气的竞争。所以。只能向上直直的生长。根系才能更深。
这一回的被发现,我们希望幸运继续。能保护好他们。
几个人在商量要不要收的问题。最后还是价高谈得下去。也就没继续深入谈了。
时间差不多了。
回程,
空手而归。
路上又可以再喝一口薄荷塘的山泉水了。
人们说,薄荷塘是图腾,是象征,是朝圣之地。
但在我心中终归是茶。
以下两段话,摘自网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