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茶树知识 >

了解中国茶叶的茶树品种

时间:2023-12-06 14:04来源:苏州老杨说茶 作者:苏州老杨说茶浏览:
中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这六大类。除了绿茶、红茶以外,其他四大类茶的产地,都具有较为明显区域化特征。中国不同地区的茶树种植品种,在各个区域经自然演化、人工引种也是各有不同。
普洱茶
中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黑茶白茶黄茶这六大类。除了绿茶、红茶以外,其他四大类茶的产地,都具有较为明显区域化特征。中国不同地区的茶树种植品种,在各个区域经自然演化、人工引种也是各有不同。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一、茶树的起源与演化造就了中国丰富的茶叶树种
我国的茶区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千差万别。长期来,在复杂的自然条件影响下,茶树不断发生演化,尤其在人工栽培的情况下,茶树经过世代繁衍和广泛的传播,经受着多种多样的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长期影响,以及人工驯化和自然杂交的作用,演变成了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
茶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滇、黔川等省区的毗邻地区。由于第三纪中期开始的地质演变,出现了喜马拉雅山的上升运动和西南地台横断山脉的上升。从而使得第四纪后,茶树原产地成了云贵高原的主体部分。由于地势升高,以及当时出现的冰川和洪积,形成了褶皱和断裂的山间谷地。这样,由于垂直气候的影响,使得原属热带的同一区域内,既有热带和亚热带,又有温带和寒带,使茶树出现了同源隔离分居现象。
 
1、茶树的分局演化与分类
茶树经同源分居以后,由于各自所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再经过漫长历史的繁衍过程,引起了茶树自身的缓慢生理变化和物质代谢的逐渐改变,从而使茶树朝着各自适应所处的气候、土壤而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和代谢类型发展,形成了茶树不同的生态型。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炎热地带的,逐渐形成了湿润、强日照性状的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位于温带气候中的,逐渐形成了耐寒、耐旱性状的中叶种和小叶种灌木型茶树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亚热带地区的,逐渐形成了具有喜温、喜湿性状的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这种变化,在人工杂交、引种驯化和选种繁育的情况下,会更加加剧茶树的变异和复杂性,以致最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各种茶树资源。这就是在同一地区既有小叶种、中叶种和大叶种茶树存在,又有灌木型、小乔木型和乔木型茶树存在的缘由。不过,它们都是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后代。
 
茶树经分局演化后,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1)特大叶类  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2)大叶类  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3)中叶类  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4)小叶类  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此处系借用习惯上的称谓。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①早芽种  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②中芽种  发芽期中等,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③迟芽种  发芽期迟,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2、生态演化区
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变迁,和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产生了茶树同源分居现象,向着各自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向外传播。
一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沿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着低纬度、高湿度的方向演变,使茶树逐渐适应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因此,这一地区茶树生长迅速,树干高大,叶面隆起,叶上表皮栅栏组织多为一层,从而能使较为原始的野生大茶树得到大量保存,栽培型的云南大叶茶是其中的代表。这类茶树的特点是乔木型,叶长15~20厘米,叶宽6~8厘米,叶上表皮栅栏组织一层,花瓣5~16片,子房多为3室,有毛或无毛,种子近球形或肾形。该种及人工选育的后代已经传播到赤道南北回归线以外的世界各国。
 
二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南北盘江及元江向东及东南方向,即向着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又干湿分明的方向演变。这一地区的茶树,由于干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茶树容易受干旱危害。本区保存有较多的较为原始型的野生乔木大茶树,其特点是乔木型或小乔木型,叶面角质层较厚,叶上表皮栅栏 组织一层,叶背气孔小而疏。这类茶树的代表种有五室茶、五柱茶等,经人工选育后栽培型的有广西凌乐白毛茶、广东乐昌白毛茶、湖南江华苦茶等。
 
三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金沙江、长江水系东北大斜坡,即向着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干燥度增加的方向演变。这一地区茶树,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时有冻害发生。其特点是茶树逐渐适应冬季寒冷、干旱,夏秋炎热的气候条件。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这一地区的贵州北部大娄山系和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分布的较为原始的野生茶树。这些茶树高6~15米,叶长15~21厘米,叶宽6~9厘米,叶肉隆起,茸毛少,叶上表皮栅栏组织一层,硬化石细胞多为分枝状,花往多为8裂,子房多为3室,果实圆形或圆锥形。种子椭圆形或近肾形。
综上述所,茶树的起源与演化造就了中国不同地区主要种植树种的不同。
 
二、茶树品种的适制性
茶树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是指茶树品种固有的制约着茶叶品质的种性,也就是指茶树品种最适宜制作哪一类或几类优质茶的特性,简称适制性,可以通过芽叶的物理特性观察和化学特性测定进行间接评估,这在茶树品种选育的早期尤其常用。
 
物理特性是指茶树新梢上芽叶的肥瘦、大小、叶色、叶质、叶片厚薄、柔软程度、嫩度、茸毛等的特征和状态,它与成品茶的外形品质息息相关。叶片小、叶张厚、叶质柔软、细嫩、色泽显绿、茸毛多的品种,宜制显毫类的绿茶;芽叶纤细、叶色黄绿或浅绿、茸毛少或中偏少的品种,宜制少毫型的龙井类扁形绿茶;叶片大、节间长、芽头肥壮、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叶面隆起、叶质软、叶张薄的品种,宜制红茶。
化学特性是指芽叶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化学特性的测定一般按一芽三叶标准采集鲜叶,在100℃温度下蒸3分钟,80℃温度下烘干制蒸青茶样品,然后将样品磨碎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尽管茶树品种的化学特性受种植地区环境及栽培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的化学特性差异仍然明显。一般茶多酚含量高,且茶多酚氨基酸的比值(简称酚氨比)大的品种,制红茶品质优;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宜(16%~24%),且酚氨比小的品种,制绿茶品质优
 
不同茶类的品质要求不一样,而每一品种固有的适制性又制约着茶叶的品质,加之不同品种间的适制性差异较大,适制绿茶的品种不一定适制红茶,适制显毫类绿茶的品种不适宜制作少毫型绿茶。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生产上用种重点考虑的指标之一,只有选择适制性对路的茶树品种,才能生产出相应优质的茶类产品。
我国茶树品种中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宵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适制乌龙茶品种: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等品种。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三、简介中国六大茶类的适制树种
普洱茶因其产至云南,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普洱茶不论生茶、熟茶都必须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芽叶制成。
适合制造武夷岩茶的茶树品种很多,武夷山有茶树品种资源王国之称。主要树种有:1.水仙,原产于建阳,后引种到武夷山,由于产量多,质量好,现成为武夷山的当家茶树品种之一。2.肉桂,原是武夷花名,因品质好,上世纪80年代武夷山人大力推广种植,现已成为当家茶树品种之一。3.毛蟹、本山、黄桂、奇兰、佛手、梅占、铁观音等树茶品种在武夷山有种植,这些品种都是外来的,不是武夷山本地的。4.省茶科所和武夷山市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种,金观音、黄观音、丹桂、悦茗香、金凤凰等茶树品种,在武夷山也有种植。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主要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单丛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凤凰单枞茶的主要适制树种为水仙种。
 
黑茶因产地不同而采用树种不同。安化黑茶属黑茶类,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而成。六堡茶,属黑茶类。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 (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白茶的适制茶种较为丰富,不同产区采用树种不同。福建白茶的适制树种主要由8类:菜茶、福建水仙、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云六号、歌乐。云南白茶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茶,其中知名的有:景谷大白茶等。
 
绿茶采用的树种最为丰富。龙井茶的品种主要有:1、群体种,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2、龙井43,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3、平阳特早,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4、浙农117,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5、浙农139,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6、乌牛早,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用它来冒充西湖龙井碧螺春的主要种植树种有:1、洞庭群体小叶种,按照GB/T18957标准第3章规定的范围内,,碧螺春茶树为传统群体小叶种茶树。2、乌牛早。毛尖茶产地不同采用的地方树种不同。
铁观音与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台湾乌龙等同属乌龙茶类,即青茶。铁观音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要求以铁观音品种的叶、驻芽、嫩梢为原料加工而成。因此,铁观音茶制作必须采用铁观音树种。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大叶种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 云南大叶种 西湖龙井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镇江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镇江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常州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常州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连云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连云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苏州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苏州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无锡
《中国茶叶地图》江苏篇之无锡
《中国茶叶地图》湖北篇之黄冈
《中国茶叶地图》湖北篇之黄冈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第一次营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第一次营
中国茶叶在世界有怎样的地位
中国茶叶在世界有怎样的地位
2017年度中国茶叶行业调查结果
2017年度中国茶叶行业调查结果
了解中国茶叶的茶树品种
了解中国茶叶的茶树品种
2018年六堡茶将走红中国茶叶市
2018年六堡茶将走红中国茶叶市
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和对外传播的
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和对外传播的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