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茶树知识 >

古树茶的树龄主要靠这几种方法测量

时间:2018-11-02 10:20来源:南茗佳人 作者:佚名浏览:
古树茶的树龄主要靠这几种方法测量
树龄的测量至今都是个非常混乱模糊的问题,商家动辄“千年古茶树”的宣传,让很多友云里雾里,遍地都是千年古茶树,五百年的都拿不出手了。
 
这样的乌龙事件不少,遇到一些茶友给我寄点茶样尝一尝,本是一番好意,我也非常感激,但茶友开口介绍就是“这是老班章千年古树茶你看看和你们的老班章有什么不一样”云云,在下顿时满头黑线,碍于茶友乐于分享,也不想泼冷水,但喝茶要喝懂茶,咱还是得尊重一点科学知识,学费交的差不多就行了。
 
目前测量古茶树树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科学,一种是历史推测。
有茶友说肯定相信科学啊,嘿嘿,看完你就不一定这么说了。
 
科学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毫无争议的方式,数年轮。这是最简单直接明了的办法。
普洱茶界流传着一个段子,当年发现邦威山的栽培型古茶树的时候,很多专家七嘴八舌争论这里的茶树树龄,结果争得面红耳赤没有定论,邦威山的茶农一看不行,扛了一棵茶树来给专家数年轮........
 
这只是个段子,可是这要是现在,你舍得把一棵老茶树砍下来数年轮吗?你舍得,茶农舍得吗?所以这个方法不太现实。
 
第二种,采用考古界的同位素测量方法,这个方式一般用于测量年份很久的出土文物,根据14C(一种化学元素)停止新陈代谢的最后时间推断年份,也就是说还在新陈代谢的生物使用这个方式是不太科学的,据说凤庆香竹箐的3200年大茶树是用这个方法测量出来的,不过至今也没给出准确的科学说法。
 
用这个方法大规模测量不太可行。
 
第三,给树照个CT,这个方法不但对于树龄大的古茶树不太可靠,而且可行性真的不靠谱。
 
第四,生物锥法,通过微创方式取到茶树的树心标本来进行测量。
这个方法的破坏性显而易见,而且过程中要反复多次取样,万一哪棵千年茶树在测量过程中经受不住折腾撒手人寰,测量员岂不是要背锅,这个锅太重,多数人不敢背,方法也就不太行得通,为了树龄大动干戈,划不来。
 
另外一种,历史推测,这是目前最主要的、比较可行的树龄测量方式。
 
在做这件事之前,要先充分详细了解山头的历史,搜集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
 
对于树龄小一些的茶树,比如一两百年的茶树,可以直接去当地村寨访问,比如现在的很多山头,树龄不太大的茶树当地茶农都能够清楚说出来哪一片茶树是哪位先辈栽种的,大概都能够推测出树龄。
 
如果超过两百年,可能这种访谈能得到的信息就比较少,谁没事老去记着祖上传下来的茶园是谁栽种的,茶农这么忙。
 
这种情况下采取文献查找并结合当地历史推测是比较靠谱的,目前各大山头的树龄基本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测定,而且由于茶山上大部分原住民是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一套记录历史的方法,所以整理起来反而没有那么难。
 
在评估茶树树龄的时候,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偏概全的错误,仅仅通过目测对比去判断茶树的树龄,这种方法对于经验丰富的茶友来说不是不可行,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山头的土壤、生长环境和茶树形态特点等因素。
 
举个例子,在常见的山头里,同样年份的茶树,布朗山的长得最为粗壮,曼松的最瘦弱,布朗山的一百年的古树粗壮程度就和曼松三四百年的差不多,南糯山的介于二者之间,这就是土壤气候的差异,曼松的茶树,由于土壤贫瘠,长得细而且高,枝叶成条朝上笔直的生长,贺开的古茶树两三百年的肥壮程度都快赶上南糯山八百年茶王树了,枝干呈冠状朝四面分散生长,树荫面积大。
 
所以凭目测估算茶树树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茶树生长条件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所说的古茶树的树龄,其实没有非常精确的验证测量方式,只能是尽可能准确的去推算,尽可能接近于真实树龄。
当然,最好的就是,只管茶好不好喝,别管什么树龄、山头、年份。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栽培型 布朗山 老班章 古树茶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怎样看待古树茶发酵的红茶?
怎样看待古树茶发酵的红茶?
普洱古树茶为什么越喝越甜?
普洱古树茶为什么越喝越甜?
临沧茶区十大代表古树茶是哪些
临沧茶区十大代表古树茶是哪些
临沧茶区十大代表古树茶是哪些
临沧茶区十大代表古树茶是哪些
普洱古树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普洱古树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通过茶汤口感判断古树茶与小树
通过茶汤口感判断古树茶与小树
古树茶为何以“百年树龄”进行
古树茶为何以“百年树龄”进行
云南12大茶山古树茶,到底有哪
云南12大茶山古树茶,到底有哪
古树茶为什么会越喝越甜?
古树茶为什么会越喝越甜?
古树茶树龄以什么来判断?古树
古树茶树龄以什么来判断?古树
古树茶的滋味和口感,为什么通
古树茶的滋味和口感,为什么通
我们对古树茶知识究竟有多少误
我们对古树茶知识究竟有多少误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