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贵了,品质却下降了。近两年不少茶客都在抱怨他们买到的普洱茶开始缩水,在加价减量的事实面前,茶商成为众矢之的。其实没有茶商不想做好茶,尤其是做真货的茶商,但原料又是决定一款茶品质高低的根本因素,没有好的原料,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普洱茶。
早期普洱茶采摘都是有一定的标准,比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现如今在古树茶的采摘上面。“大叶无芽”早已司空见惯,每到春季茶树发芽的时候,采一部分留一部分是常识,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古茶树到了春季整棵树都快被茶农撸秃了,毕竟那都是钱啊。
过度采摘直接带来古树茶品质大幅度下滑,毕竟那些不适合被加工成毛茶的鲜叶成为原料,再被压制成茶饼后,茶汤的整体口感完全被破坏掉了。而且现在很多人还是以条索肥壮作为判定标准,这又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过度采摘的歪风邪气。在收茶的过程当中,茶商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毛料,毕竟茶客还都是认山头的。
古树茶的保护难点在于具体到每一位茶农身上,毕竟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过度采摘的茶农就是比非过度采摘的茶农赚的多。同样靠茶树吃饭,凭啥在茶树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年入百万,一家年入只有几十万。换句话说,只要有一户茶农过度采摘,古茶树保护就很困难。
对茶商而言,完全成为过度采摘的替罪羊。毕竟茶不好喝,茶客首先怪罪的是茶商,质疑更多的则是原料有没有被替换,茶商又不能把茶山的情况完全展示给茶客,毕竟名山古寨要倒了,自己的生意也就被砸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