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想喝到一款好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的原料,加工工艺上也一丝都不能马虎。要想有好的原料,那首先就得有好的茶树,好的茶树有了,又得有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哪个环节跟不上都不行。今天就让叶掌柜带大家了解一下茶树的演变和种类吧。
我国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树是在西周时期,当时茶对于人们来说,药用价值比饮用价值要高的多。而在唐朝以前,全世界只有我国有种植的茶树,也只有我国才采茶制茶、贡茶。这是我国独特的茶文化,茶和丝绸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到了唐朝我国的饮茶之风兴盛,茶文化发展达到巅峰。但那时的茶还是采自野生茶树。当时虽然有茶园栽种茶树,但茶园里的茶树都是人们从野外移植过来的,移植完成后并没有进行太多的人工干预。最多是浇浇水、捉捉虫而已,在当时人们连剪枝的意识都没有。不过懂得把野生茶树移栽进茶园里,已经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大进步了。
茶树从以野生茶树为主,过渡到现在以种植茶树为主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从云南最大的三株茶树来探知一二。
云南省澜沧县海拔1900米的邦崴村新寨寨脚园中,有一棵过度型的大茶树。它还处在野生茶树向栽培型茶树过渡的阶段。这棵茶树是我们的祖先驯化野生茶树活生生的证明,被人们称为世界茶叶演变史上的活化石。这棵茶树的树龄是1000年左右。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南糯山上,生长着一颗栽培型古茶树,树龄有800多年,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植株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只是这棵大茶树也已经寿终就寝了。800多岁的树龄也算是喜寿了吧。
这三棵大茶树的存在,向我们生动的演绎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驯化野生茶树的,它们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过现在我国的土地上种植茶树已经形成规模,它们可不都像这三棵古茶树一样都是巨无霸,而是随着种植区域向东和向北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低矮。
目前我国的茶树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其中乔木型茶树树型高大,树冠和分枝明显,但是耐寒性较差,适合在西南茶区生长。小乔木型是大乔木向灌木过度的树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在江南茶区分布比较广。灌木型茶树植株低矮,从地面根茎处距离较近的地方就开始分枝,且分枝比较稠密,叶片生长也比较稠密,一般适合制作绿茶。耐寒性强,分布范围广,在北方也可以种植。
以上这些茶树知识你都了解了吗?向你的茶友们分享一下吧。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