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普洱》杂志社迎来一位来自台湾的贵客——邓时海先生,他被称为“普洱茶界泰斗”。邓时海先生莅临《普洱》杂志社,与大家一边品茶,一边交流有关普洱茶的各种观点与理念。各种思想的火花在这个下午不断碰撞,堪称一次高端的茶文化交流。邓时海先生请大家喝了五款自己珍藏的年份普洱茶,共同品鉴与体会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
早在1995年,邓时海先生出版了后来被公认为普洱茶文化开山之作的《普洱茶》一书,邓时海说,当初写这本书,就是想用文图把自己收藏的精品普洱老茶留存下来,并且用“越陈越香”的概念提升普洱茶的艺术价值。这本书的出版,让断代百年的普洱茶重新回归大众视野,进而让普洱茶从台湾、香港开始复兴,迅速蔓延至中国大陆,并波及海外。可以说,一本《普洱茶》带动了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迎接邓时海先生的到来,《普洱》的小伙伴们一早就开始布置茶室。下午,《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普洱》杂志社总编辑王洪波、编审何真以及杂志社大部分成员与邓时海先生一起交流座谈,共叙茶话。邓时海先生首先对《普洱》杂志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普洱》自2006年创刊以来,从历史、文化、艺术等角度对普洱茶的内涵进行了提升,并且设计精致、图片精美、文字精炼,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不愧于“中国最美期刊”的称号,希望《普洱》今后在茶界依然要担当重任,引领产业健康发展,传播普洱茶正能量,让普洱茶的未来更加美好。“经常品读《普洱》杂志的文章,今天有幸见到为这本杂志努力的各位,我觉得很高兴,祝愿杂志越办越好。”邓时海先生说道。
“我今年75岁,喝了76年的茶,我从娘胎里就开始喝茶了。”邓时海先生风趣地说。他对当前的普洱茶市场也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认为普洱茶市场需要消费掉80%的茶品,仅留20%进行存放,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也因此,市场可以有80%的商品货,满足“饮”的需求,但是必须有20%的精品货,能够满足“品”的需求,用少数的精品货来牵制整个市场。
邓时海先生还与大家分享了如何选择适合收藏的普洱茶。他认为目前普洱茶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品牌不能成为质量的指标,选择值得收藏的精品普洱茶,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首先,必须有茶香(富含芳香醇),没有香气就没有灵魂;其次茶要有厚度,一定的苦涩度是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的代表;再者,口感要好,有较强的生津回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茶的体感要好,喝了身体要舒服。精品的普洱茶必须是有“普洱韵”的。
邓时海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监制以及收藏的陈年普洱茶,第一道茶是2006年产自凤庆鲁史镇的熟茶,顺滑甘醇;第二道茶是1995年南糯山古茶,滋味悠长,浓强度高;第三道茶是1995年的景迈茶,香气浓郁;第四道是70年陈期的边境茶:廖福散茶;最后一道茶是2007年福禄圆茶,是凤庆大树茶,滋味饱满,生津回甘好。邓时海先生用五款各有特色的茶指导大家如何判断普洱茶的陈化趋势,有些甚至是反面教材,比如70年的边境茶,虽然年份够老,但是原料本身不够好,就算存放多年,依然茶水分离,口感滋味表现都不够优秀。再次证明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建立在“核心产区优质的原料+正确的工艺+良好的仓储”之上的,三者缺一不可。
交流过程中,邓时海先生赠送给杂志社一饼亲笔签名的“古稀圆茶”,这是邓时海先生70岁纪念茶,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已经75岁的邓时海先生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将这份健康都归功于长期喝普洱茶。同时《普洱》杂志还获赠邓时海先生亲笔签名赠言的经典之作《普洱茶》修订版。我们也赠送给邓先生杂志社最近推出的几个文化产品——十周年典藏、《走进古茶王国》《茶的河流》《古道——六月的背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