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源于中国的茶道艺术被这个国家保护至今

时间:2023-08-26 16:13来源: 弘益茶道美学 作者: 编辑部浏览:
喝茶、插花这两件雅事都源自中国,又都相继传到日本。如今,这两样源于中国的艺术在日本都各有发展,并有着很好的延续,成为了当今日本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符号,时至今日,又逐一被搬上了电影荧幕。 《寻访千利休》2014年 完全重现「利休风格」终极之美 拍摄外景:三井寺
普洱茶
喝茶、插花这两件雅事都源自中国,又都相继传到日本。如今,这两样源于中国的艺术在日本都各有发展,并有着很好的延续,成为了当今日本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符号,时至今日,又逐一被搬上了电影荧幕。
《寻访千利休》2014年
完全重现「利休风格」终极之美
拍摄外景:三井寺、大德寺、神护寺、南禅寺、彦根城等国宝级建筑中。
古董名器:请出了利休实际使用过的“长次郎作黑乐碗”,铭“万代屋黑”(利休之物,由万代屋宗安传承至今)等多具茶道名器。
茶道身段:由传承千利休手艺的茶道名门三千家——「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协助重现传说中的「利休泡茶身段」。
每样细节无不致力追求真实感,希望能让「利休风格」的终极之美在大银幕上重新复苏。
 
日本茶道
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将茶种带回日本,并培育成功。公元1141-1215年,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荣西禅师,完成一部著作《吃茶养生记》,从养生角度传送了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公元1422-1502年僧人村田珠光创立了“四铺半草庵茶”,主张生活与自然融合。16世纪,又由千利休提出“和清敬寂”的茶道思想,在此日本茶道初步形成。现今日本茶道派系主要有: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花战》2017年即将上映
影片讲述了用花道向丰臣秀吉展示和平说的京都六角堂僧人池坊专好的故事。
池坊专好是日本花道中兴之祖,影片里由主演野村万斋饰演,在开拍前正式学习了花道的基本内容。他希望能够演出专好想法纯粹的一面,在他创造的艺术中不仅有继承传统的部分,也有跟随时代的创新,这与他本行狂言的世界是相同的。
拍摄是在京都的大觉寺内,妙心寺,南禅寺,梅宫大社等。剧中还表示茶道大师千利休和池坊中兴之祖的结合,花与茶两大家共同传递日本传统之美。
 
日本花道
公元607年(推古15年),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到中国学习佛教文化兼佛前插花后而传到日本。室町时代的佛前插花简化为“三具足”,即香炉、蜡台、花瓶。17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出一种复杂造型的“立花”。江户时期,因觉“立花”呆板而创造出简单的“生花”。明治维新以后,“自由花”盛行。现代花道主要流派: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
这两部影片对于喜欢茶、插花的美友来说,非常有看点,从对这两部影片的拍摄介绍中,我们便能得知有关茶道、花道的大量细节,都力求做到真实、到位。另外,也感叹日本电影人对于茶道、花道的严谨态度。
反观对比国内的一些影片制作,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琅琊榜》。里面有不少喝茶场景:夏江审问梅长苏时泡茶壶用的是陶制茶壶似竹节提梁;梅长苏与靖王商讨间喝茶用的是青瓷侧把;言侯与夏江在道观喝茶聊天,用铁壶烧水......剧中这些喝茶的场景不够严谨,茶文化的呈现不免被狠狠吐槽,确有不足之处。
今天随着茶文化的广泛传播,茶道美学的兴起和推动,希望并且相信,我们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呈现能够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普洱 茶道 泡茶 茶壶 铁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万里茶道与茶”论坛
“一带一路万里茶道与茶”论坛
在茶道发展的过程中佛教做了什
在茶道发展的过程中佛教做了什
论中国与日本的茶道究竟是差别
论中国与日本的茶道究竟是差别
《中国茶道300问》
《中国茶道300问》
潮汕功夫茶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功夫茶完整的茶道形式
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
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
遵循礼仪精神 弘扬“茶道之礼
遵循礼仪精神 弘扬“茶道之礼
茶道入门之如何挑选茶具
茶道入门之如何挑选茶具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
中国佛教的茶道
中国佛教的茶道
茶道六君子的介绍
茶道六君子的介绍
茶道中的悟道乐趣
茶道中的悟道乐趣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