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都喜欢两款茶对冲来做比较,觉得这样能更直观的看出茶品的优劣,但对冲茶品其实是个难度非常高的方法,最明显的问题,两款茶在短时间内交错品饮,很难分辨出来到底是哪一款茶的哪一泡产生的口腔感觉,并且在两款茶对冲时,对泡茶人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经常有茶友说我这两款茶一起冲泡的,感觉这款没有那款好。
具体问哪一方面不好的时候,往往是很难说出个所以然,这样的情况,至少是说明你并没有通过对冲这个方法喝明白了这两款茶。
在对冲之前几点原则性的注意事项,茶性和品质明显差距较大的茶不建议对冲,比如生茶和熟茶对冲肯定是不科学的,年份差距达到十年以上的茶对冲也很难得出什么结论。其次,在对冲品饮之前,请放下你先入为主的对某一款茶的主观定位,不要带着情绪和有色眼镜去冲泡品饮一款茶。
第一种是闷泡法。
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最主要的还是检验茶的内质丰富程度和耐泡度,例如年份相近的两款生茶,准备两个同款的盖碗,同样的投茶量(闷泡法一般投茶5克),水温和注水量一致,洗茶之后,第一回合闷泡3分钟出汤,品饮时喝了第一款之后,停顿至少3分钟,仔细感受口腔中的变化,包括苦涩的强度和化开速度,以及回甘生津的强度和持久性,然后再去喝第二款,若两款连续喝,滋味肯定会有混淆。
第二回合闷泡3分钟,这样闷出来的生茶,无论如何都会有苦涩,这种时候应该着重注意的是茶汤入口的厚度饱满度,苦味和涩味产生的部位,以及苦涩是否附着于口腔中不化开,或者是多长时间能够化开,回甘生津迅猛还是缓慢,快速消失或者是绵长持久,喉韵有否产生,深度如何,是否有体感方面的表现,这些都是判断一款茶的风格和内质的因素。
第三回合闷泡5分钟,这一泡是体现出茶品的耐泡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两款茶之间至少间隔3分钟的感受时间,如果第一款茶所产生的回甘生津和喉韵比较持久,可以适当拉长停顿时间,或者中间以白水漱口,再去品下一款,尽可能减少滋味混淆。
这种重手闷泡的方法其实是比较极端的,着重点在于第三闷的时候能够比较明显的区分出来两款茶的耐泡度和茶汤饱满度,从而判断出内质丰厚程度。
第二种方法,正常的冲泡手法对冲。
这是很多茶友喜欢用的方法,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方法。
我曾见过一位茶友对冲同样年份的新生茶,沸水冲泡,品饮非常快速,十分钟内对冲了两款茶6泡,居然还能每一泡入口就头头是道的说出来“这泡不行这个不错”之类的评价。
首先,当你要对冲两款茶时,请拿出一点耐心和认真,你敷衍茶,茶也会敷衍你。不说焚香沐浴更衣,至少先准备一份宁静祥和的心情,不要带着情绪去看待一款茶。
采用正常的冲泡手法,关于普洱茶不同年份生熟茶的冲泡方法,可添加茶艺师董玥个人微号:dydy880 了解详情,这里就不赘述了,两款茶对冲时,同一泡茶,在品饮了第一款之后,至少停留5分钟再品第二款,否则会出现串味,尤其回甘生津特别容易混淆,这样一来,同样分辨不清两款茶的特点。
第三种方法,闷泡和正常冲泡相结合。
先喝第一款,连续喝五泡,正常手法冲泡,每泡中间停顿3分钟,第5泡之后停顿10分钟,接着喝第二款,正常冲泡手法,连续喝5泡,每泡中间停顿3分钟。
第五泡之后,两款同时闷泡,同样的水温和注水量,闷5分钟,再来对比茶汤的饱满度和喉韵深浅。
另外,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对比(例如做茶人选茶),最好把每一泡的滋味记录下来,对于生茶来说,品饮参考的方面主要有这几个:入口甜度,苦涩度,苦涩化开时间,回甘生津迅猛程度和持续时间,1-8泡的层次变化,香气的变化,喉韵的深浅,茶气是否强烈,耐泡度。
对于熟茶来说,品饮参考的方面主要有这几个:香气,纯度,醇厚度,甜度,润度,滑度,层次感。
提供一个可以增加准确度的方法,连续两天对冲同样的两款茶品,调换冲泡顺序,比如说今天的冲泡品饮顺序是先A后B,第二天则是先B后A,二次对冲,减少可能由冲泡不当造成的误差,从而影响判断,若是不太放心,也可以多次对冲,比如南茗佳人在选茶的时候,通常是准备五款左右样茶,连续三天选择同样的时间段由同一人对冲,另外提醒茶友,对冲之前先准备茶点,如果喝的太多茶醉了,先吃点甜食压压惊,有助于缓解茶醉。
最后再说一点,对冲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太适用于普洱茶的,普洱茶最出色的部分在“韵”,而一款好茶的韵,往往可以持续二十分钟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即便间隔五分钟再品另一款,也还是会互相影响,所以很难得到准确的判断,所以不建议茶友采用对冲的方式判断一款茶的优劣。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