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煮茶的历史及一些技巧介绍

时间:2023-10-12 13:50来源:茶多网 作者:未知浏览: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枳炭,绞织是一种很坚硬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等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普洱茶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枳炭”,“绞织”是一种很坚硬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等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古人还讲究火候。水煮得嫩,老与适中,加的时间与方法,煮的方式与“汤花”的好坏多少,其关键都看会不会掌握汤候。许明然在《疏》中这样叙述道:“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呈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茶经》中也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五三煮”)。这是煮水。
    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唐皇宫每年4月也举办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门寺地宫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银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普洱 饮茶 茶艺 煮茶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倾听茶的历史:时间为茶而停下
倾听茶的历史:时间为茶而停下
君山银针茶的历史说明
君山银针茶的历史说明
普洱沱茶的历史
普洱沱茶的历史
霍山黄芽茶的历史渊源
霍山黄芽茶的历史渊源
普洱沱茶的历史与由来
普洱沱茶的历史与由来
斗茶的历史变迁
斗茶的历史变迁
米砖茶的历史沿革功效与泡法
米砖茶的历史沿革功效与泡法
普洱紧压茶的历史沿革
普洱紧压茶的历史沿革
陕西茯茶的历史
陕西茯茶的历史
天山绿茶的历史
天山绿茶的历史
闲话白茶的历史文化
闲话白茶的历史文化
武夷岩茶的历史文化从商周记载
武夷岩茶的历史文化从商周记载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