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煮茶虽好但不可以乱煮

时间:2023-11-09 09:17来源:滕龙阁 作者:滕龙阁浏览:
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奴隶时期,经过了数千年前的演化,枝繁叶茂; 从茶叶来讲,茶叶品种丰富,有成千上万个小品种,比如:闽南乌龙茶的代表是铁观音,但是闽南的乌龙茶可不仅仅只有铁观音一种,还有金观音、佛手、本山等等。 从茶叶的冲泡方式来说,也经
普洱茶
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奴隶时期,经过了数千年前的演化,枝繁叶茂;
茶叶来讲,茶叶品种丰富,有成千上万个小品种,比如:闽南乌龙茶的代表是铁观音,但是闽南的乌龙茶可不仅仅只有铁观音一种,还有金观音、佛手、本山等等。
叶的冲泡方式来说,也经过了不断地演化,从唐代的煎茶、到宋代的点茶、再到明朝之后的废团兴散的沏茶,现在也是沏茶为主导,在一些地方,还有很多人喜欢用煮茶
何为煮茶?
一般南方地区不多见,多见于西北地区和少数民族。
将茶置于中用水烹煮,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涩不苦为佳,或者加入其它材料辅助提味,比如酥油茶
 
关于煮茶有两个问题;
一、温水vs冷水
煮茶要用热水还是冷水,应该怎么选择?
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
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二、什么茶适合煮?
1、白茶
属于微发酵茶,采用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为原料,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其毫色银白,具有“绿妆素裹”的特征。
白茶因加工时未经揉捻,故冲泡后叶片完整而舒展,茶香醇和,汤色清淡。
白茶适用于古朴、自然的陶器茶具,可煎可泡。
 
2、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较粗老,且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堆积发酵,故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茶汤多呈深褐色。
煮茶叶虽好,还养生,但不可以乱煮~
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用陶制茶具可利用茶具良好的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和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
此外,陶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陈韵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比较特殊,有人称普洱茶的生茶属于黑茶属,所以单独拿出来再叙述。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紧压茶两类。
煮茶叶虽好,还养生,但不可以乱煮~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研究员翁昆明确指出:普洱茶还是冲泡好,最好不要煮着喝。
因为将普洱水煮,容易造成浓度过高,不仅增加夜间失眠的危险,而且还会累及脾、胃。同时,普洱茶用水煮的方式,对香气和滋味也不容易控制。
只有一些茶叶粗老的陈茶可以煮饮,但煮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以3至5分钟为宜。
 
4、红茶
最受国际欢迎的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
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煮茶叶虽好,还养生,但不可以乱煮~
红茶既适于冲泡,也适于煎煮。红茶品饮有清饮和调饮之分。清饮,即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应有的香味。清饮法适合于品饮工夫红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5、乌龙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
乌龙茶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独具“绿叶红镶边”的特色。
煮茶叶虽好,还养生,但不可以乱煮~
适合用紫砂茶具冲泡,可吸收掉茶叶本身过旺的火气,调柔乌龙茶中的刚猛之气,配以色泽淡雅的品茗杯赏茶汤。
乌龙茶也可以煮,但是不宜长时间煎煮。不然茶汁过浓,影响茶汤口感,最好用砂陶器皿煮沸。
 
6、绿茶
“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是我国绿茶的特点,对茶具的要求也最讲究变化。
煮茶叶虽好,还养生,但不可以乱煮~
泡茶水温的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绿茶在冲泡,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
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导致茶汤变黄,味道较苦,所以芽叶细嫩的绿茶不宜煮。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大叶种 工夫红茶 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 茶汤口感 半发酵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
普洱茶另外两种冲泡闷泡法、煮
普洱茶另外两种冲泡闷泡法、煮
古人煮茶的用水标准
古人煮茶的用水标准
我只想简单地活着,写字,煮茶
我只想简单地活着,写字,煮茶
煮茶事项
煮茶事项
适合煮茶的茶品
适合煮茶的茶品
煮茶用具
煮茶用具
煮茶的历史由来
煮茶的历史由来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呢?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呢?
我与你寻一处幽静 借一盏时光
我与你寻一处幽静 借一盏时光
煮茶偷得浮生闲
煮茶偷得浮生闲
煮茶法与煎茶法
煮茶法与煎茶法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