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不一样还是只是感觉上不一样呢?小编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是味道真的不一样,而且也不是店家把茶叶换了。这是因为:
用水的差异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由于陆羽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他只能基于有限样品做一些泛泛的总结,未必完全准确和全面。不过,他的总结毕竟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觉农老先生在《茶经述评》里也对古代茶人用水的方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记述和客观科学的评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泡茶用到的水总是有着各种“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少,但对于水的风味口感以及与其他物质的互动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而酸碱性其实也主要是由水中的矿物质来决定的。
水中有含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硬度高的水烧开之后,壶底会出现一层“水垢”,就是钙和镁沉淀析出的产物。
泡茶的过程是把茶中的可溶性成分,比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以及其他小分子物质萃取到水中的过程。茶的风味和口感就由这些萃取出来的成分决定。萃取出来的多,味道就浓郁;萃取出来的少。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对茶味有比较高的要求的茶客,泡茶时建议你用纯净水。
泡茶器皿的选择。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一直躺在一个容器里,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茶叶与茶水分离,所以才有了盖碗,紫砂壶,飘逸杯这些器皿存在价值。因此,冲泡器皿的差异也是造成口感滋味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冲泡方法的差异
茶的滋味是由茶在水中所释放的内含物质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冲泡时间越长,茶叶的内含物质释放就越多。水温越高,内含物质释放越快速。同等水容量的器皿,投茶越多,单位时间内茶所释放的内含物质也越多。不同的工艺、不同的原料,又应该采用不同的器皿、水温和出汤速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泡茶的确是门艺术,因为泡茶人需要协调各种因素,熟知茶性,了解器皿,掌握冲泡方法,才能为喝茶的人呈现最完美的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