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人不得不学会的泡茶技术

时间:2023-11-25 14:15来源:一个爱逗比的喝茶者 作者:茶人谭浏览:
一、泡茶次序的先后 不同种类的茶,便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类茶,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在众多的茶叶中,由于每种茶的特点不同,有的重茶香,有的重茶味,有的重茶形,有的重茶色,便要求泡茶有不同的侧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发挥茶叶本身的特色。但不论
普洱茶
一、泡茶次序的先后
不同种类的,便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类茶,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在众多的茶叶中,由于每种茶的特点不同,有的重茶香,有的重茶味,有的重茶形,有的重茶色,便要求泡茶有不同的侧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发挥茶叶本身的特色。但不论泡茶技艺如何变化,要冲泡任何一种茶,除了备茶、选水、烧水、配具外,其下的泡茶次序是需要共同遵守的。 (1)清具: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嘴、盖,用开水烫淋茶杯。然后将茶壶、茶杯沥干。其目的在于清洁饮茶器具,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 (2)置茶: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放入一定数量的茶叶。 (3)冲泡:置茶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注重欣赏的细嫩名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冲水时,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其意义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也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4)敬茶:敬茶时,主人要脸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应避免手指接触杯口,污染茶具;如正面上茶时,双手端茶,至近客处,左手作掌状伸出,以示敬意;如从客人侧面奉茶,若左侧奉茶,则用左手端杯,右手作请用茶姿势;若右侧奉茶,则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请用茶姿势。这时,客人可用右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拼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或微微点头,以表谢意。 (5)赏茶:如果饮的是高级名茶,茶叶冲泡后,不可急于饮茶,应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呷汤尝味。尝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这样反复 2~3 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6)续水:一般当已饮去三分之二壶(杯)的茶汤时,就应续水。一旦到茶水全部饮尽时再续水,那么,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了。续水通常 2~3 次,如果还想继续饮茶,应该重新冲泡。
 
二、泡茶水的选择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在“谈茶”时,总忘不了“论水”。总是将茶与水联系在一起。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对茶性的充分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形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茶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都是通过用水冲泡茶叶,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达到的。如果水质不好,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影响,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叶的清香,也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那么,也就失却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们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烧水的技术
为饮上一杯佳茗,它必须做到茶、水、火“三合其美”。实践表明,好茶无好水,固然不能发挥出茶的特有风味;甚至给人以“厌饮”之感;但有了好茶、好水,而烧水的“火候”失宜,同样也会使茶的“本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不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古代饮茶的方式与当代人的饮茶习惯,讲解一些烧水的要诀。
(一)、烧水程度的掌握
在我国饮茶史上,宋代以前,国人饮的主要是团茶饼茶,其方式与当今人们煎煮中药有些相似,称之为煮茶。这种煮茶方式与现今人们采用的烧水沏茶有很大的不同。严格说来,在煮茶过程中,它包括了烧水和煎茶两道工序。对于烧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这里的一沸、二沸,乃至三沸,指的是烧水的程度。依陆羽之见,烧水以“鱼目”过后,“连珠”发生时为适宜。否则,就会“水老”,“不可食”。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出烧水火候的标准是:“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这种说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凡有经验的茶人都知道,由于沸水中的二氧化碳已经挥发殆尽,使得泡出来的茶汤鲜爽味大。用未沸的水沏茶,由于水温过低,茶叶中的许多品质成分难以浸泡出来,从而使得茶汤滋味淡薄,香气低下;还会使茶叶浮于汤面,影响品饮。所以,沏茶用水,烧之适当,对茶的利用,以及冲泡茶水的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 宋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发展,原来的煮茶法变为点茶法。在明代以后,由于散茶饮用的日益普遍,用沸水冲泡茶叶的点菜法就更为普及。沏茶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因此,沏茶对水的作用和要求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对沸水的“老”与“嫩”,燃料的“活”与“朽”,“火候”的“急”与“缓”,便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对如何掌握烧水程度。有人以“声”辨别,有人以“形”去判断。但是人们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沏茶不行;人们若用“大鼎沸水”,或多次回烧,以及用蒸汽长时间加热煮沸的开水沏茶,都会使口感变差。烧水时间过长,或经多次回烧的开水,由于水蒸汽大量蒸发,使得留剩下来的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及其他物质,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相对增加,以致茶汤苦涩味加重,汤色变得灰暗。所以说,“水老不可食”是有道理的。
 
(二)、烧水燃料的选取
古人采用无烟木炭烧水很好,但在今天,许多的大、中城市,烧水的能源已主要采用煤和电、天然气。例如,在我国的西北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煤的储藏量十分丰富,人们主要用煤烧水。不过,用煤烧水,按科学要求,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当煤完全燃旺时,才放烧水,避免文火久烧;二是要将烧水壶除嘴外,加盖密封,以免除煤中的烟气及其他异味的污染。在大、中城市用电或煤气烧水,具有清洁卫生、简单方便等特点,按“活火”猛炽的要求,要尽可能加大热源开关,以避免低热慢沸。在农村,也有采用柴草烧水的,按科学烧水的要求,一是用柴要选火焰旺的硬柴;二是烧水器要加盖免受异味污染;三是要避免用文火慢烧。不过,对烧水的能源,不论采用何种能源,只要能达到如下两条即可: (1)能源的燃烧性能要好,产生的热量要大而持久,这样才不致于出现因热量太低,或热量忽高忽低,而延长烧水时间,致使烧出来的水失却鲜爽、清新之感。 (2)作为热源的燃烧物不应带烟气或异味,以免污染沏茶用水,进而影响茶叶的清香味。
 
四、茶和水的用量配比
对茶叶和沸水用量的配比,也应酌情而定。一般说来,大宗红、绿茶花茶之类,每克茶叶以冲泡 50~60 毫升沸水为好。通常,一只普通的 200 毫升茶杯,放入 3~4 克茶叶就可以了。冲泡时,先冲上三分之一杯沸水。少顷,再冲至七八成满。因为中国有句从事“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如果改用茶壶泡茶,那么,亦可参照上述比例冲泡。 人决定用茶量的多少,如果饮茶人是老茶客,抑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当加大用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果饮茶者是脑力劳动者,或无嗜茶习惯的人,可以适当少放一些茶叶,泡上一杯清香而醇和的茶汤。如果不知道饮茶者的爱好,而又初次相识,不便动问,那么,不妨按前述的一般要求,泡上一杯浓淡适中的茶汤。
 
五、泡茶水温的掌握
掌握适度的泡茶水温。是决定泡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茶叶种类与原料决定了水温: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用细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降温以后的沸水泡茶。具体说来,对用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砖茶,打碎以后即使用 100 摄氏度的沸水冲泡,也很难将茶汁浸泡出来。所以,喝砖茶时,须先将打碎的砖茶放入容器,加入一定数量的水,再经煎煮,方能饮用。乌龙茶,因采用新梢快要成熟时的茶叶加工,即便采用 95 摄氏度的沸水直接冲泡,也嫌温度偏低,为此,一些比较讲究喝乌龙茶的茶客,常常将茶具烫热后再泡茶。大宗红茶、绿茶和花茶,采制时原料适中,可用烧沸不久的 90摄氏度左右的水冲泡。至于采摘比较细嫩的高档红茶、绿茶,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南京雨花茶、君山银针等,如果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使茶叶泡熟变色,茶叶中高含量的维生素 C 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从而使名茶的清香和鲜爽味降低,叶底泛黄,这样名茶也就不成其为名茶了。所以,冲泡细嫩名优茶时,用热水瓶中已贮放 3~4 小时后的开水。大致说来,用温度降至 70~80 摄氏度的开水冲泡高级细嫩茶,当为适宜的水温。这样可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不熟,叶底明而不暗,饮之可口,视之动情,使人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
 
六、泡茶时间的长短
茶叶冲泡时间决定人们对茶叶内含有效成分利用的多少。据研究测定,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首先从茶叶中浸提出来的是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一般浸泡到 3 分钟时,上述物质在茶汤中已有较高的含量。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茶汤喝起来有鲜爽醇和之感,不足是缺少茶汤应有的刺激味。以后,随着茶叶浸泡时间的延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陆续被浸提出来,一般当茶叶浸泡到 5 分钟时,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已相当高了。这时的茶汤,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等相对增加。因此,要泡上一杯既有鲜爽之感,又有醇厚之味的茶,对一般大宗红、绿茶来说,经冲泡 3~4 分钟后饮用,就能获得最佳的味感。 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式决定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一般说来,细嫩的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茶汁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些;松散型的茶叶比紧压型的茶叶,茶汁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些;碎未型的茶叶与完整型的茶叶相比,茶汁容易浸出,冲泡时间宜短些;所以,与大宗茶相比,高级细嫩名茶,不但用茶量可适当减少,还应掌握茶具小,水量少,冲泡时间短,泡后不加盖等方法来泡茶。对于注重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各种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花香散失,不但需要加口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 2~3分钟就可以了。至于紧压茶,如各种砖茶,不重香气,只求滋味,一般采用煎煮方法烹茶,甚至采用长时间炖茶的方式。至于红茶中的红碎茶,多用来调制奶茶;绿茶中的颗粒绿茶,多用来制成袋泡茶。它们在加工过程中经充分揉捻切细,一经沸水冲泡,茶汁几尽,因此,冲泡时间宜短,而且一般只能冲泡一次。
 
七、冲泡次数的多少
茶叶种类和饮茶方式决定茶叶冲泡次数。如各种袋泡茶和红碎茶,由于这类茶中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 1 次就将茶渣弃去,不再重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以及乌龙茶,茶汁浸出较慢,通常可浸泡 2~3 次。据试验测定,这类茶第一次冲泡后,其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大约可占茶叶可溶物的 55%左右,第 2 次一般为 30%左右,第三次一般为 10%,第 4 次只有 1~3%。从主要营养成分而言,茶叶中的维生素 C 和氨基酸,经第 1 次冲泡后,已有 80%左右被浸出;第 2 次冲泡后,95%以上被浸出。其他一些主要的药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都是第 1 次浸出量最大,经 3 次冲泡后,已几乎全量浸出。因此,无论从营养成分和药效作用而言,一般大宗茶类,以 3 次冲泡为限。再从茶叶的香气、滋味而言,一般是头泡茶香味鲜爽,二泡茶浓而不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茶缺少滋味,至于五泡、六泡,则近似于白开水了。通常花茶可连续冲泡 2~3 次;乌龙茶可连续冲泡 4~5 次;白茶只能冲泡 2 次。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西湖龙井 茶叶冲泡 饮茶方式 饮茶习惯 冲泡茶叶 冲泡方法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易武茶是喝茶人的最终归属,易
易武茶是喝茶人的最终归属,易
最全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茶人
最全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茶人
茶应该怎么喝?怎么喝茶更健康
茶应该怎么喝?怎么喝茶更健康
为什么老茶人大都喜欢紫砂壶呢
为什么老茶人大都喜欢紫砂壶呢
佛系茶人是怎样一种境界?
佛系茶人是怎样一种境界?
喝茶人最爱问的20个问题,对喝
喝茶人最爱问的20个问题,对喝
饮茶温度多少合适,这是喝茶人
饮茶温度多少合适,这是喝茶人
若你是一位真正的茶友 那就快
若你是一位真正的茶友 那就快
茶人都应知道的13种茶具使用方
茶人都应知道的13种茶具使用方
喝茶人的行内话,说茶的26个常
喝茶人的行内话,说茶的26个常
喝茶人的12个“茶癖”与喝茶的
喝茶人的12个“茶癖”与喝茶的
为什么普洱茶是爱茶人的最后一
为什么普洱茶是爱茶人的最后一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