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严肃地聊聊。请扪心自问:
注水出汤你的手法对吗?
出汤的时间你会计算么?
用盖碗泡茶你会吗?
投茶量原则,离泡好茶又近了1/3
你是否知道,泡不同茶类除了放不同量外,还要考虑泡茶器的容量。并不是所有的量都是放3g、5g或者7g。
请还在进阶的茶友们注意了,这是一个通用版建议,正常来说,按照这个比例,茶叶基本都处于比较适口的状态。但是具体的量,可以根据自己浓淡的口感,再在这个基础上面自己调整。
没有称的小伙伴就是考验眼力的时候了,小学学的分数可要重新捡起来了。
红茶、绿茶最简单刚刚覆盖盖碗底部就可以了,它们要求得并不多。
条形乌龙,只需要盖碗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体积就行。紧实的球形乌龙茶一般更重,只要盖碗底部铺满就好。
注水出汤,这确实是个技术活
急不可待地提着热水壶就往盖碗里倒水,因为心急,所以手抖,越想来点端庄身体越是不听使唤,手就像抢了九百个微信红包以后抽鸡爪疯一样,一个晃神儿,水又快又急都溢出盖碗了,更急了,结果,糗事来了:一大滩水全部倒在茶桌上。
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注水出汤泡茶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注水的时候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冲撞,这样才能使茶汤更顺滑。
其次,水线的粗细不同,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也是不同的,水线粗有利于香气的激发,水线细能够让茶汤的内质表现得更好。
同时作为茶小白只需要注意在注水的整个过程不断断续续,保持注水的节奏,达到顺畅的状态就可以了。
出汤时间,注水结束开始计时
盖上盖子才着急忙慌地掰着手指,在心里默数出汤时间,然后一个不小心,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岩韵驴凇6杂诔鎏朗奔洌涫捣浅V匾�

还要记得,出汤时间是从盖上盖碗盖子开始算起的,不是从一注水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