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云南普洱茶茶艺冲泡程式

时间:2023-12-05 16:17来源:云茶传习讲坛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茶艺的特点是集实用性、科学性、观赏性、哲理性于一体,有着诗一样美的程式名、精致美观的茶具、优雅到位的行茶程式,以及美味的茶汤。总之,着力于将诗样的美妙意境于宾客的感官体验融为一体。
普洱茶
中国茶艺的特点是集实用性、科学性、观赏性、哲理性于一体,有着诗一样美的程式名、精致美观的茶具、优雅到位的行程式,以及美味的茶汤。总之,着力于将诗样的美妙意境于宾客的感官体验融为一体。
普洱生茶茶艺程式包括;行礼、备具、煮水、赏茶香、育华、分茶、奉茶、敬客、品茗、收具、致谢。
第一步:行礼、备具、煮水
茶人风范首要为心正意诚。对器物及泡茶细节的用心体现着对宾客的尊重。
备具:将泡茶台、煮水器、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道组、汤滤、茶巾等按冲泡所需陈列好。
煮水:“活水还需活火烹”,现时烹煮的山泉水会让生茶的色香味品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第二步:赏茶、温盏、投茶
茶针沿压制纹路轻巧松解茶饼,取出约7克茶条,置于茶荷中,示意诸位来宾观赏。
用开水将茶盏润洗一遍,清洁茶具提高杯温。用茶匙将茶荷中的茶叶轻轻拨入盖碗中。
 
第三步:温润泡、赏茶香
提举随手泡,将约95℃开水以回旋注水的手法注入盖瓯,稍微润泽片刻,将茶汤迅速倾入公道杯中,是为以温润泡,又名“醒茶”。
普洱生茶以丰富多变的花香著称,席主可示范各位宾客欣赏公道杯的杯底留香,亦可用三指拈起瓯盖,置于鼻下,浅闻兰香
以稍降温之沸水快速醒茶,抬手将瓯中之水迅速倒出后,轻轻揭开瓯盖,一股清新之气、灵动之感随之扑面而来,满席生香。
 
第四步:育华、出汤
提举随手泡,以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将约95℃开水再次注入盖瓯,茶叶沉浮,茶味酝酿。在悠扬的古典乐曲声中,静候嘉叶吐露芬芳。
用瓯盖轻轻刮去浮沫,择时出汤;茶汤浮沫,古人称之为“华”。华,陆羽《茶经》“五之煮”篇有言,“华之薄者曰沫,华之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又如经典赋文《荈赋》所说,“焕如春雪,烨若春敷”,即是是今日茶艺刮去弃置的茶汤浮沫,也曾长久地慰藉过祖先风雅的灵魂。
以三龙护鼎的手势,拿起盖瓯,行至公道杯上空,手腕急沉,将茶汤全部倾入公道杯中。
 
第五步:分茶、敬客、品茗
将茶汤均匀地斟入品茗杯中,“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做人情”。将盛有七分满茶汤的品茗杯置于杯托上,双手敬奉给各位宾客。
奉茶者按礼仪约定将茶汤依次放到宾客面前,以伸掌礼请宾客品饮,宾客则回以扣手礼,表示感谢。
观茶汤橙黄、明亮,闻茶香清冽纯正、令人沉醉;随即将茶汤含在口里细细感受后在徐徐咽下,体会普洱生茶那鲜爽生津的触感。
品茗杯里的茶汤橙黄、明亮,自然的本色尽显,令人心旷神怡;轻吸一口气,清冽茶香阵阵袭来,那一种天然的幽香,让我们不禁为之沉醉。茶汤含在口里细细品味,可以感受到茶汤丰富的层次:淡淡的涩之后浮现清冽、细腻,留一段芙蓉初绽的香气在唇齿之间徘徊;茶汤入喉之后,口里溢满芳香,随即又感到甘甜生津,真是“齿有余香、口有余甘”呢!
 
第六步:收具、致谢
茶艺之礼节,圆融、温暖、包容、不争,体现着茶人发诸内心、形诸于外的气质和教养,一言一行,一心一意,才是对茶最好的分享。
古语有云“烹茶尽具”,收具谢客,善始善终,体现着茶人内心的谦卑与恭敬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生茶 公道杯 品茗杯 温润泡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云南普洱茶需要怎么发展
云南普洱茶需要怎么发展
云南普洱茶市平稳
云南普洱茶市平稳
云南普洱茶和滇红茶的感官边界
云南普洱茶和滇红茶的感官边界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的区别
湖南黑茶和云南普洱茶的区别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去肥腻解荤腥的云南普洱茶
去肥腻解荤腥的云南普洱茶
春饮云南普洱茶润肠通便
春饮云南普洱茶润肠通便
秋饮云南普洱茶茶补水解燥
秋饮云南普洱茶茶补水解燥
冬饮云南普洱茶暖胃行气
冬饮云南普洱茶暖胃行气
随时随地都可以喝的云南普洱茶
随时随地都可以喝的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加工之饼茶团茶的演
云南普洱茶加工之饼茶团茶的演
云南普洱茶之饼茶到散茶的演变
云南普洱茶之饼茶到散茶的演变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