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茶友在用玻璃杯或者大壶泡茶的时候,每次添水之前都会留三分之一的茶汤。
还有茶友问:“我用紫砂壶泡茶,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坐杯和闷泡有怎么区别呢?”
“留根”、“坐杯”、“闷泡”这些泡茶术语,1篇文章全懂了
其实上面的问题,都牵扯到茶叶冲泡时的几个概念,分别是“留根”、“坐杯”和“闷泡”。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些适用范围?我们来看看。
留根
“留根”泡法常见于冲泡滋味浸出率很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定。有出六分留四分,也有出七分留五三分等。
坐杯
从字面上讲,“坐杯”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 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喝在嘴里没啥滋味。但看茶叶,它还没有完全舒展,丢了又很可惜。这时候,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至于延缓的时间,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
如果是冲泡岩茶,到第四泡时建议延缓10秒左右出水,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滋味释放会多一些。如果到了第八泡,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约1分钟。
坐杯和闷泡,是不一样的性质。
闷泡
闷泡,可理解为“闷+泡”。闷,指的是密闭,使不透气。要形成闷的条件,一定是要有一个密闭的空间。泡,即茶叶浸泡在水中。我们平时所说的闷泡,就是加够水之后,盖上盖子闷泡,至少3分钟时间。比如用紫砂壶、盖碗这类有盖的茶具,都可以达到闷泡的效果。
留根和坐杯都是为了让茶更好喝,闷泡则是为了评审茶叶时看出茶叶的缺点。
留根、坐杯、闷泡分清这些词,在我们真正冲泡茶叶的时候,用上对应的冲泡手法,泡出更有韵味的茶汤。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