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两种常见的泡茶技法,掌握它们,泡杯好茶很简单!

时间:2021-02-03 14:26来源:懂茶帝 作者:佚名浏览:
两种常见的泡茶技法,掌握它们,泡杯好茶很简单!
泡茶是一门技术活,就像做菜一样,各种技法要娴熟使用,才能让释放出美妙的香气和滋味。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们常用的两种技法——透和闷。
 
透:指冲泡过程中,不加“盖”(如杯盖、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
 
闷:是冲泡过程中,加“盖”(如杯盖、壶盖等),使茶具内保持相对密闭,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展茶品香气。
 
1、醒茶阶段的“透”与“闷”
 
一些老茶,例如普洱茶,冲泡前最好醒一下茶,在“干醒”阶段,都要通过“闷”来醒茶,加热盖碗,投茶,再完全盖严盖子,用茶具的温热可以达到唤醒茶叶的效果。
 
而在“湿醒”阶段,则最好不要“闷”,而要通过“透”来快速醒茶。
 
▲闷:盖碗加盖
 
2、原料老嫩的“透”与“闷”
 
泡茶时,如何掌握“透”、“闷”技法,应视茶的原料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要掌握一个原则: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芽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所以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细胞壁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透闷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碗盖敞开,适宜冲泡细嫩茶叶
 
3、冲泡阶段的“透”与“闷”
 
这个阶段,一般前几泡要用“透”的技法:注水完之后,倾斜盒盖几秒迅速出汤,这样茶叶的香气突出,鲜爽度高,又不至于冲泡过浓。
 
到了末尾的几泡,才需要用“闷”的技法:注水完毕,全部盖严盖碗,十余妙后开盖出汤。而年份较长的茶或原料嫩度偏老的茶叶从前期就可以用“闷”来激发内韵。
 
4、出汤后的“透”与“闷”
 
出完汤,有经验的茶艺师对盖的摆法很讲究,这里其实也是“透”与“闷”的拿捏。
 
出完汤即便没有沸水,盖碗的余热仍旧很高,盖严很容易“闷”到茶叶,导致后面几开滋味不佳。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大家采用“透”或斜盖“半透”。
 
▲半透
 
5、茶具选择的“透”与“闷”
 
“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
 
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茶;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水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茶。
 
“透”与“闷”没有绝对的数据标准,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依照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略透”、“略闷”、“长闷”等等。
 
有些“闷”与“透”,又打破了我们日常的标准,比如专业审评。专业评茶师有一种高效的审评茶叶的方法,那就是“长闷”(5分钟),这样能够将茶叶一般特征快速明显地呈现出来。
 
所以,在日常泡茶中如何使用“透”与“闷”的技法,还需要我们自己多摸索,多总结经验,如此才能泡一手好茶
 
参考资料:
 
《解读普洱茶——最新普洱茶百问百答》,徐亚和编著,云南出版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艺师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原料 茶叶 茶具 冲泡 茶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泡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泡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想泡一杯好茶,你必须知道的注
想泡一杯好茶,你必须知道的注
想要泡好一壶好茶,掌握这几个
想要泡好一壶好茶,掌握这几个
红茶冷了为什么会“油油的”?
红茶冷了为什么会“油油的”?
有人说“好茶不怕开水烫”,对
有人说“好茶不怕开水烫”,对
“好茶不怕开水烫”?掌握不好
“好茶不怕开水烫”?掌握不好
一杯好茶,最好的标准就是适口
一杯好茶,最好的标准就是适口
把握喝茶的三大黄金时段,不负
把握喝茶的三大黄金时段,不负
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
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
如何冲泡出香气及口感极佳的好
如何冲泡出香气及口感极佳的好
真正的好茶,身体会说话!
真正的好茶,身体会说话!
两种常见的泡茶技法,掌握它们
两种常见的泡茶技法,掌握它们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