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所说,“在茶生活中,泡、品是两条主线;在习茶路上,泡、品是两大课题。我们深爱着茶,时刻在思考如何泡、怎样品。泡品相辅相成,但泡始终是基础,是前提。要喝好品好,先得泡好;而要泡好,除了技巧,还得‘因需而泡’。
从人的因素来看,分一己之需和众人之需。如果是一己之需,那就相对简单多了。想一想,自己这会儿喝茶,有什么需求呢?有什么目的呢?夏日午后消滞解渴与寒冬夜读相佐,两者之茶需,显然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大可来一泡生普新生茶,后者则宜慢煮一壶老熟。带困加班之时与闲暇独处茶时光,泡茶之需有别则更加易见。前者宜大壶闷泡陈年生普或泡一杯名优绿茶,解乏提神最重要;后者则大可随兴致定喝法,再择茶定泡法。
如若与他人同饮,则需考虑他人之需。这不容易,但却十分必要。考验的是泡茶人兼而顾之的能耐。有一次我和俩茶友喝茶,两人对浓淡要求迥异,我居其中。公道杯分汤法,无法兼顾,两者皆不满意。我灵机一动,采用直接出汤依次分汤法,兼顾三人浓淡之需,皆大欢喜,成为茶友会一桩佳话,也成为我用以佐证提倡“因需而泡”的典型案例。考虑众人之需,总体而言,一要看众人所好,二要看众人所适,据此而“择茶”,再在择器、泡法上去讲究技巧。例如,三五人茶聚,选三款茶,应兼顾众人之好。如同是爱好生普者,大家都爱中期茶,也有好品新生茶者,也有好熟普者,那可以考虑以品一道新生茶暖场,接着主品一道中期茶,再以一道老熟收尾。如席中人有不喜或不适新生茶者,分汤时可酌减汤量,以避免茶友因跟节奏而过量饮茶。
从时间因素来看,分一时之需和长远之需。一时之需,更多时候是考虑一时兴致,可择“适口”“适心”者;长远之需,则需考虑常饮茶的选用是否最佳,考量品饮习惯是否科学、健康。选茶标准应以“适体”为前提,再论“适口、适心”。
从功效因素来看,如助消化之效、消脂之效、解乏之效、暖胃之效,则因效而泡。如遇“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之时,那可选常饮茶中提神之茶。有个茶友每次喝完酒就喜欢喝老茶头,因为喝起来十分舒服。这和老茶头富含果胶、护胃,熟茶助消化又暖胃有关。
从品饮目的来看,至少可分成随饮、细品、品鉴三类不同的目的。随饮生活茶,显得随意,泡好喝好则可。如细品,则讲究扬长避短,追求品饮体验愉悦度的最大化。若是品鉴,则需客观品泡,见长见短,有时候甚至需要通过长时间闷泡、保温壶闷泡、煎煮等非常规方式,放大缺点,进行“吹毛求疵”式的品评。
从场景因素来看,不同的场景,其泡茶需求不同。例如,办公室接待、酒楼用餐席间用茶、闲暇家庭日茶时光这三种不同场景下,泡茶需求是不同的。办公室接待,用飘逸杯冲泡,也可以为来客泡上一杯香茗;酒楼用餐时泡茶,带上私家茶,稍加用心冲泡,要比酒楼服务员泡酒楼供应茶好上不知多少倍;闲暇家庭茶时光,则可随意选一款家人喜好之茶,开启常用的家庭模式泡法。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笔者颇费笔墨,也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泡茶之“需”,需要引起重视。
因需而泡,说到底,还是一个“度”字。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凡事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喝茶也是一个道理。有一次,有个茶友问我一天喝茶量多少比较合适?我告诉他这因人而异,得觉察自己身体的适应情况。我工作日一般是喝10~20g,上午3~5g,下午3~5g,晚上和家人喝一泡,单人量算起来一般就10多克。茶友一对比,感觉自己20~30g/天(上午10g,下午10g,晚上7g左右)的量多了。
饮茶有益健康,然而,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以科学、健康的方式”饮茶。提出“因需而泡”,期望能为广大茶友在泡品之中“现知现觉”甚至“先知先觉”提供一点启发、一些借鉴,更好地觉察,让茶时光更加愉悦,让茶生活更加健康。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