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碗泡法,别样茶风味

时间:2022-07-05 17:08来源:茶道CN 作者:佚名浏览:
碗除了装饭盛汤外,还可以用来泡茶,称为碗泡法,并且还有一套专门的冲泡体系。
你知道吗?碗除了装饭盛汤外,还可以用来泡茶,称为碗泡法,并且还有一套专门的冲泡体系。
 
近年来,很多茶人会冲泡绿茶的时候,为了追求视觉上美感和泡茶方式的多变,也会选用"碗泡法”,即用稍大一些的碗来泡茶,用汤匙舀汤入公杯或直接分茶汤入品杯的一种泡茶方式。
 
碗泡法的历史
 
唐人煮茶以青盏为尚,宋人点茶以黑盏为贵。
 
早可以考据的碗泡法,可以追溯至宋代。唐人煮茶以青盏为尚,宋人点茶以黑盏为贵。宋代刘松年《撵茶图》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碗和汤勺,在大碗里把茶粉调成茶膏,再用大勺分到小的碗里去。
 
以碗开汤,以匙分茶;无论你游走到哪,不需要带什么茶道具,碗泡法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喝茶,只要有碗有匙,便可享受清香拂面、绿影扶疏的美感。
 
碗泡的另一个特点,是极具视觉之美。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的样子,更符合碗泡的极大观赏性。而且由于碗的空间开放,茶叶在碗中比在盖碗或者紫砂壶中能更好地展开,由此形成的茶汤会显得更加柔顺自然。
 
碗泡法的步骤
 
碗泡法对器具需求不高,主要靠的是一碗、一勺。大致泡法是先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碗中,添汤,待茶,再用茶勺分杯饮用。看似简单,不过要泡好也并不容易。
 
和其它所有泡茶法一样,碗泡茶需要于熟练掌握茶水比例、水温控制、时间控制、分茶速度、选对器型、冲泡次数、心静安稳等。
 
01、备器
 
可以是玻璃碗、瓷碗、陶碗、大口的建盏,外加一个汤匙,合适数量的品杯(一个人独酌时可以省略),公杯(大多数情况下可省略)。作为主泡器,这些就够了。
 
其中,像汤匙、公杯、品杯,在一个人独饮时,亦可省略。用碗泡好,捧着大碗,作牛饮状,像喝粥一样,是谓“茗粥”,亦未尝不可。而公杯,如果有汤匙分茶,直接分汤入品杯,公杯亦可省略。
 
一个人的时候,举起茶碗便可畅饮,甜甜的、温润的畅快,别有一番滋味;许多人分饮的时候,用分茶勺把茶舀至每个人的杯中,碗内茶汤清透荡漾,茶叶随分茶勺游动,更添一番情趣。
 
所谓自在个性、随性自适、大道至简,简而至简,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碗、一茶、一人,奇妙无穷。
 
02、温碗
 
用沸水烫洗碗匙杯等,保持器具干净。
 
净,是为净器、净身、净心,安住于当下。无论要泡什么茶、何等级的茶,不分心,只求自得于这一刹那。
 
03、投茶
 
取茶适量,使用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如果事前懂得点茶性,更能泡好一碗茶汤。
 
❆上投法:先注水至七分满,再投茶;
 
❆中投法:注1/3水,投茶,再注至七分满;
 
❆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至七分满。
 
一般细嫩的茶,较适宜上投法;粗扁抛条的茶,较适宜中投法或下投法。
 
04、注水
 
如果是中投法,建议投茶后,稍作停留十秒二十秒,使茶微润,借以出香、浸润茶。缓一下,身心皆安,不急不徐。中投法,不偏不倚,亦是“中和”“中庸”之道。
 
碗泡茶,是沿碗壁旋转注水,还是定点注水。水流宜聚不宜散,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注水力道过猛,茶叶在碗中如波涛翻滚,味则差矣。
 
心静汤清,水注急,心不安,水躁汤浊。
 
一碗好的茶汤,都是茶人心情的表达。
 
05、静待
 
不同的茶,出味快慢有别,黑茶出味最快,红茶次之,乌龙茶再次之,黄茶绿茶白茶最慢。
 
因此,静待出味的时间,就是相应的延迟三五秒钟。
 
06、分汤
 
待茶色起,是一人独酌品饮,或是多人借汤匙分杯品饮,亦或是用汤匙舀茶汤入公杯以使茶汤匀无分别心,那就看不同的品茶场合了。
 
07、续水
 
碗泡法,一般每道茶汤都有留根,再续水。这样能延长茶汤的滋味。
 
碗泡法的优势
 
形状开放。不会限制叶片在冲泡过程中的舒展。
 
季节性。特别适宜春天众多新鲜绿茶上市时的季节,更别说夏日喝茶了。一个宽敞的碗,泡上秀美的绿茶,清新可人,凉风习习。现在苏州地区的碧螺春还有延用大碗泡茶的习俗,这便是民间碗泡的遗留风尚。
 
省事。一碗、一勺、一杯即可,抓一把茶叶往碗里一扔,凉了会儿的开水高高冲下,茶勺一舀杯里一倒,妥妥的开喝。最接地气,大碗茶的感觉。
 
省工。不用刻意去计较几秒几秒出汤,几泡几泡折腾。想起来就舀,舀出来就喝,无拘无束随意喝,图个自得其乐。
 
省力。对于一些稍懒的茶人来说,喝完茶随手端起碗倒掉茶叶,水龙头上一冲,就这么轻松!
 
散热快。不易闷熟或闷馊茶叶。不会有泡带来的蒸煮感觉,同时茶汤温度更适宜直接品饮。
 
温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随心所欲。
 
观察容易。茶色、汤色等一目了然,特别是查看叶底,便于更好地了解茶的工艺特性。
 
古韵。可以感受几番古人分茶汤的韵味,许多人因此对碗泡法情有独钟 。
 
碗泡法的注意事项
 
❆碗最好是盏形,即开口较大者;
 
❆器材质较适宜素洁雅致的瓷器、透明的玻璃器碗;当然最好有一定美学相宜,比如陶器就适宜搭配黑茶,龙泉青瓷就特适宜泡龙井茶等;
 
❆较多的适宜黄茶、绿茶、乌龙茶。红碎茶、黑茶碗泡较难把握,需要常练习;
 
❆碗泡法水温降的快,水温不宜过低,90度以上;
 
❆茶水比,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普洱茶生茶遵循1:50,即1克茶,50ML水;乌龙茶建议1:20或1:30为宜;
 
❆注水多是定点注水或沿壁旋转注水,水宜聚不宜散,忌茶叶翻滚;
 
❆每道汤建议采取留根法,即每道汤都留一些,不完全分净即续水再泡。
 
碗泡法的品饮乐趣
 
独酌或与友聚,偶尔为之碗泡,耳目一新,是为一乐。宋时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此“分茶”虽与当下碗泡分茶是截然不同的所指,但一“戏”字,道出了玩乐情结与氛围,这就与当下茶人善于发现生活的乐趣一致了。
 
三五好友茶聚,茶席之上,一碗清茶,一柄长勺,主人优雅地舀起一勺茶汤,分至每个杯中,如此循环,那悠然的姿态,闲适的气息,迷倒多少人?
 
不管是分茶的主人还是喝茶的客人,岂不都被自己所处的状态迷倒?加上茶香幽长,丝丝扩散,简直美得不似在人间。
 
碗泡法也有缺点,出汤慢,水温降温快,因茶气容易散失,不聚香,所以首选注重口感的茶类
 
而偏爱碗泡茶的人似乎会觉得,碗泡茶比起小壶功夫茶来说,更有种豪气万千的感觉,茶没有经过复杂的多次程序处理,茶的滋味更加接近纯然。
 
愿你我都能泡出一杯适合自己的茶!独自品味,与友品味,都别有风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碧螺春 紫砂壶 普洱茶 龙井茶 功夫茶 红碎茶 乌龙茶 喝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叶的九种妙用
茶叶的九种妙用
关于红茶的特性
关于红茶的特性
红茶文化的起源
红茶文化的起源
纷扰间与一杯淡茶对坐
纷扰间与一杯淡茶对坐
荔枝红茶传说
荔枝红茶传说
茶叶鲜叶的主要成分
茶叶鲜叶的主要成分
红茶怎么泡好喝
红茶怎么泡好喝
红茶香油饼
红茶香油饼
红茶法式薄饼
红茶法式薄饼
红茶chesse cake
红茶chesse cake
红茶松饼制作方法
红茶松饼制作方法
红茶冻的制作方法
红茶冻的制作方法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