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艺表现的主题内容分为六类

时间:2018-11-06 10:44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按茶艺表现的主题内容分类: 一、宫廷茶艺 宫廷茶艺是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祀、日常起居或赐宴群臣时举行的茶艺。唐代的清明茶宴、宋代的皇帝视学赐茶、清代的千叟茶宴及乾隆自创的三清茶茶艺、橄榄茶茶艺等均属宫廷茶艺。宫廷茶艺的特点是场面宏大、礼仪繁琐、气氛庄严、

    按茶艺表现的主题内容分类:

    一、宫廷

    宫廷茶艺是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祀、日常起居或赐宴群臣时举行的茶艺。唐代的清明茶宴、宋代的皇帝视学赐茶、清代的千叟茶宴及乾隆自创的三清茶茶艺、橄榄茶茶艺等均属宫廷茶艺。宫廷茶艺的特点是场面宏大、礼仪繁琐、气氛庄严、茶具奢华、等级森严,并往往带有政治教化和政治导向等色彩。自古以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历史上,宫廷茶艺对促进我国茶艺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文士茶艺

    文士是我国茶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自古名士皆风流”,文人们视“琴棋书画诗酒茶”为文士风流的符号,其中茶通六艺,备受喜爱。文士茶艺的特点是文化气息浓郁,品茶时注重意境,茶具精致典雅,表现形式多样,常和清谈、赏花、读月、抚琴、吟诗、联句、玩石、焚香、弈棋、鉴赏古董字画等相结合。文士茶艺常以“清”为美,才子们或品茗论道,示忧国忧民之清尚;或以六艺助茶,添茶艺之清新;或以茶讽世喻理,显儒士之清傲;或以茶会友,表文人脱俗之清谊。总之,文士茶艺气氛轻松活泼,深得中国茶道“和静怡真”之真谛。

    三、民俗茶艺

    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相依共存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对茶虽有共同的爱好,但却有不同的饮茶习俗。汉族以清饮为主,而少数民族则偏爱调饮。内蒙古奶茶、藏族酥油茶、维吾尔族香茶、回族三泡台、土族熬茶、傣族竹筒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各地区、各民族的饮茶方式多姿多彩,把这些茶风茶俗升华为茶艺,既可极大地丰富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可以与发展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同时民俗茶艺常和民族音乐、民族服装、民族歌舞、地方特色小吃相结合,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宗教茶艺

    我国政府主张宗教信仰自由,而宗教茶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早在一千年前,闽王王审知请教国师扣冰和尚如何治国,扣冰和尚说:“以茶清心,心清则国土清。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国土清、众生安,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当前常见的宗教茶艺有禅茶、礼佛茶、观音茶、太极茶、道家养生茶等。宗教茶艺的特点是特别讲究礼仪,气氛庄严肃穆,茶具古朴典雅,强调修身养性或以茶示道。

    五、国外引进的茶艺

    我们主张,从一碗茶中能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人类文化艺术无国界,近年以来,我国引进的海外茶艺主要有英式下午茶、印度拉茶、新加坡肉骨茶、美国夏威夷冰果茶,以及韩国茶艺、日本茶道等。

    六、时尚创新茶艺

    时尚创新茶艺是指我国茶文化复兴过程中,在传统的饮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创编出的新茶艺,如浪漫音乐红茶、十二星座茶、时尚花草花朵茶、新配方养生茶等。

    茶艺是一门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术,只有分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创新,茶艺才能走下表演舞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当代民众乐于接受的一种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白族三道茶 饮茶方式 饮茶习俗 中国茶道 茶文化 竹筒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云南民族茶文化发展措施之发展
云南民族茶文化发展措施之发展
普洱茶艺表演之10个步骤简介
普洱茶艺表演之10个步骤简介
茶具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恰恰真实
茶具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恰恰真实
浅谈茶艺师行业背景
浅谈茶艺师行业背景
茶艺师就业前景简介
茶艺师就业前景简介
深圳茶博会选美女茶艺师代言
深圳茶博会选美女茶艺师代言
茶道的五大构成之茶艺简介
茶道的五大构成之茶艺简介
茶艺精湛需具备"四要"条件
茶艺精湛需具备"四要"条件
茶艺"三法"简介
茶艺"三法"简介
中国近代茶艺历史简介
中国近代茶艺历史简介
中国现代茶艺之发展
中国现代茶艺之发展
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及
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及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