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小壶茶的泡茶方式

时间:2018-07-21 11:4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小壶茶的泡茶方式,是茶道基础课程中常练习的泡茶法。小壶茶法要求的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作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小壶茶的置茶量依茶叶外形松紧而定,非常膨松的茶,如清茶、白毫乌龙、叶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放七、八分满;较紧结的茶,如揉成球状
 
    小泡茶方式,是茶道基础课程中常练习的泡茶法。小壶茶法要求的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作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小壶茶的置茶量依茶叶外形松紧而定,非常膨松的茶,如清茶白毫乌龙、叶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放七、八分满;较紧结的茶,如揉成球状的乌龙茶、条形肥大且带绒毛的白毫银针、纤细膨松的绿茶等,放1/4壶;非常密实的茶,如剑片状的龙井、煎茶,针状的工夫红茶、玉露、眉茶,球状的珠茶,碎角状的细碎茶叶、切碎熏花的香片等,放1/5壶。
   浸泡的时间是随「置茶量」而定的,茶叶放得多,浸泡的时间要短,茶叶放得少,时间就要拉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也跟着变化,浸泡的时间短,可以多泡几次,浸泡的时间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一定减少。
  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约浸泡一分钟可以得出适当的浓度,第二道以后要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增减时间,以下是几项考虑的因素:
   a.揉捻成卷曲状的茶,到第二道、第三道才会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第四道以后才逐渐增加浸泡的时间。
   b.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后浓度增加已趋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c.重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的更多。
   d.细碎茶叶可溶物释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各道的时间应增加的更多。
   e.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故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应增加愈多的时间。
   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应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浸泡时间,细碎多者参考上条d款;紧压程度低者参考上条a款;紧压程度高者,茶叶因浸泡才逐渐松散,所以时间宜长,并依舒展程度调整之。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颇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酌量缩短,若属二、三道,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需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练习时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汤,检测自己一壶茶泡了四、五道以后,茶汤浓度是否控制得稳定。后面几道茶汤的颜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同样的汤色,滋味反而会显得不足。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映该种茶的真面目。二、三道以后,茶叶已被泡开,较无此顾虑。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以「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冲泡数道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于挤在壶内伸展不开,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若问为什么不干脆放少一点?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可以使用向前读秒的定时器,凭直觉判断容易有误差。但盯着定时器看,好等时间一到赶快把茶倒出,也显得太不可爱了,泡茶还要是用心,时钟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冲泡不同类型的茶需要不同的水温:
   a.低温(70度C~80度C):用以冲泡龙井、碧螺春、煎茶等带嫩芽的绿茶类与霍山黄芽、君山银针黄茶类
   b.中温(80度C~90度C):用以冲泡白毫乌龙等带嫩芽的乌龙茶、瓜片等采开面叶的绿茶,以及虽带嫩芽,但重萎凋的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与红茶
   c.高温(90度C~100度C):用以冲泡采开面叶为主的乌龙茶,如包种、冻顶、铁观音、水仙、武夷岩茶等,以及后发酵普洱茶。这两类中,偏嫩采者,水温要低;偏成熟者,水温要高。上述乌龙茶之焙火高者,水温要高,焙火轻者,水温要低。
   泡茶水温与茶汤品质有直接关系,这「关系」包括:
   a.从口感上,茶性表现的差异:如绿茶用太高温的水冲泡,茶汤应有的鲜活感觉会降低;
    白毫乌龙如用太高温的水冲泡,茶汤应有的娇艳、阴柔的感觉会消失;铁观音、水仙如用太低温的水冲泡,香气不扬,应有的阳刚风格表现不出来。
   b.可溶物释出率与释出速度的差异:水温高,释出率与速度都会增高,反之则减少。这个因素影响了茶汤浓度的控制,也就是等量的茶、水比例,水温高,达到所需浓度的时间短,水温低,所需时间长。
   c.苦涩味强弱的控制:水温高,苦涩味会加强,水温低,苦涩味会减弱。所以苦味太强的茶可降低水温改善之,涩味太强的茶,除水温外,浸泡的时间也要缩短;为达所需的浓度,前者就必须增加茶量,或延长时间,后者就必须增加茶量。
   泡茶水温的调整是先烧到100度C再降低到所需的温度?或是需要多高的水温就烧到所需温度即可?这要看水质是否需要杀菌,或利用高温降低矿物质与杀菌剂含量而定,如 果需要,先将水烧到100度C再降到所需温度,如果不需要,直接加温到所需温度即可。因为水开滚太久,水中气体含量会降低,不但口感的活性减弱,也不利茶香气的挥发,这就是所谓水不可烧老的道理。
   泡茶水温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影响:
   a.温壶与否:置茶入壶前是否将壶用热水烫过会影响泡茶用水的温度,热水倒入未温热过的茶壶,水温将降低5度C左右。所以若不实施「温壶」,水温必须提高些,或浸泡的时间延长些。
   b.温润泡与否:所谓温润泡就是第一次冲水后马上倒掉,然后再冲泡第一道,(不一定要实施),这时茶叶吸收了热度与湿度,再次冲泡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一定加快,所以实施温润泡的第一道茶,浸泡时间要缩短。
   c.茶叶冷藏过没有:冷藏或冷冻后的茶,若未放置至常温即行冲泡,应视茶叶温度酌量提高水温或延长浸泡时间。
   茗冠茶业如何知道水的温度呢?先买支150度C的温度计,测量个五、六次,以后就可以直接用感官判断了。想将茶泡好,水温的判断是很重要的。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武夷岩茶 工夫红茶 白毫银针 君山银针 碧螺春 白牡丹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盖碗泡茶的技巧及好处
盖碗泡茶的技巧及好处
探讨泡茶水线的影响力
探讨泡茶水线的影响力
泡茶技法之宜兴泡法
泡茶技法之宜兴泡法
泡茶技法之诏安泡法
泡茶技法之诏安泡法
凉开水泡茶对糖尿病有益
凉开水泡茶对糖尿病有益
泡茶可不能失礼
泡茶可不能失礼
茶之妙之泡茶水温
茶之妙之泡茶水温
如何正确掌握泡茶的时间
如何正确掌握泡茶的时间
宜兴茶壶泡茶法
宜兴茶壶泡茶法
用壶泡茶不能不知道的步骤
用壶泡茶不能不知道的步骤
关于泡茶出汤那些去与留的问题
关于泡茶出汤那些去与留的问题
冷泡茶不会刺激胃吗?
冷泡茶不会刺激胃吗?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