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中冷泉之水有何特色

时间:2018-08-02 17:1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如今普洱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叶冲泡中水的选择,甚至把石泉佳茗视为人生清福。茶道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色、香、味三者的体现者。因此,自品茗饮进
普洱茶
 
    如今普洱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叶冲泡中水的选择,甚至把“石泉佳茗”视为“人生清福”。茶道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色、香、味三者的体现者。因此,自品茗饮进入人们的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之后,人们对烹所用的水质高低、清浊、甘苦的认识和要求就更前进了一步。
    中冷泉也叫中濡泉、南冷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外。唐宋之时,金山还是“江心一朵芙蓉”,中冷泉也在长江中。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牌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冷(三冷为南冷、中冷、北冷),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冷泉”。
    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冷泉”。因长江水深流急,欲得中冷泉水,实在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据传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时将带盖的铜瓶子用绳子放入泉中后,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到此,留下了“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的诗句。清代张潮曾与一位道土,因慕中冷泉水,亲自深入江心,汲泉品茗,并将经历书就《中冷泉记》:“中冷,伯刍所谓第一泉也。昔人游金山,汲中冷,胸腋皆有仙气……”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泉源也随金山登陆。中冷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后于同治八年 (1869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通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1871年)春写记立碑,建亭覆亡。
    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池40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堤,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使柳荷相映,十分秀丽。现镌刻在方池南面石栏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大字,为王仁堪所书。池旁盖楼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柱,直径七米,十分宽敞,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建有两层楼房一座,楼上楼下为茶室,环境幽静,林荫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冷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冷泉”及薛书党“中冷泉辩”石刻。
    中冷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洌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冷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土刘伯刍把宜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的中冷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名列第一。用此泉沏茶,清香甘洌,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从此中冷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冲泡 八角亭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水质 茶山 茶道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