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艺与茶道

时间:2018-08-07 15:3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与生活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得到各民族的重视与提倡。中华民族五十多个,生活习惯各异,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诸多相同之处。在国人看来, 茶 不仅是解渴的饮料,还有许多自然的功能妙用,茶可以清神益智、帮助消化, 茶 可以培养文化内涵

 
    与生活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得到各民族的重视与提倡。中华民族五十多个,生活习惯各异,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诸多相同之处。在国人看来, “ 茶 ” 不仅是解渴的饮料,还有许多自然的功能妙用,茶可以清神益智、帮助消化, “ 茶 ” 可以培养文化内涵、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 茶 ” 可以在各种茶事活动中用以方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
 
    当今世界,茶饮与咖啡、可乐并列成为风靡全球的三大 “ 无酒精 ” 饮料,饮茶嗜逐步遍及全球。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古就有饮茶习惯,西方人也逐步接受了茶、爱上了茶,在英国,人们视茶为美容、养颜的饮品,早茶、午后茶成了时尚生活享受;在法国,人们将茶视为 “ 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 。
 
    茶艺茶道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 “ 茶艺 ” ;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茶道,应该是包括茶艺在内的;狭义的茶道,与茶艺并列,也就是上述 “ 精神内涵、境界妙用 ” 的部分。
 
    茶艺与茶道这两方面的内涵,在中国茶文化最重要典藉《茶经》中同时得到了体现。被后人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在《茶经》十章中,除了介绍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之外,还阐明了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并强调 “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这 “ 精行俭德 ” 四字,便成了传统茶道的基本思想内涵。陆羽的忘年交、诗僧、茶人释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云 “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首次提到 “ 茶道 ” 一说,这里的 “ 茶道 ” ,寓含 “ 饮茶之道茶艺) ” 与 “ 饮茶修道(茶道) ” 的双重内涵,可以说就是茶艺与茶道的统一,也就是广义的 “ 茶道 ”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把茶道精神概括为 “ 祛襟、涤滞、致清、导和 ” 四个方面,明清时代的一系列茶文献诸如明代朱权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又使得茶道的理念更为丰富完备。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习惯 茶文化 中国茶 饮茶 茶道 茶艺 泡茶 煮茶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台湾茶人赏太极茶道
台湾茶人赏太极茶道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茶道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道是茶文化的灵魂
大道无痕  茶道自然
大道无痕 茶道自然
老铁壶与日本茶道具的收藏价值
老铁壶与日本茶道具的收藏价值
中华茶道的构成四大因素
中华茶道的构成四大因素
茶道与人道
茶道与人道
茶道与画道
茶道与画道
 茶艺、茶道与茶俗有哪些区别
茶艺、茶道与茶俗有哪些区别
佛教对“茶道”的影响
佛教对“茶道”的影响
普洱茶的茶道精神
普洱茶的茶道精神
【图解】茶道全流程
【图解】茶道全流程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