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9-01-30 17:27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合理利用舌头; 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 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合理利用舌头;
   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
   三是评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一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一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一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一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一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陈年普洱茶 茶叶制作 栽培型 野生茶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黄片——好喝的普洱茶
黄片——好喝的普洱茶
国庆中秋需喝普洱茶
国庆中秋需喝普洱茶
2017年10月第2周普洱茶免费茶
2017年10月第2周普洱茶免费茶
普洱茶山头:南糯山的传说
普洱茶山头:南糯山的传说
到底怎样才算古树普洱茶
到底怎样才算古树普洱茶
一杯陈皮普洱茶快乐过深秋
一杯陈皮普洱茶快乐过深秋
品饮5年陈化的班章金芽熟普洱
品饮5年陈化的班章金芽熟普洱
新鲜出炉的小青柑普洱茶带着浑
新鲜出炉的小青柑普洱茶带着浑
一款适合上班族的最佳饮品——
一款适合上班族的最佳饮品——
可以和普洱茶一起冲泡的菊花
可以和普洱茶一起冲泡的菊花
存新茶喝老茶:普洱茶要具有这
存新茶喝老茶:普洱茶要具有这
大益普洱茶的进与退
大益普洱茶的进与退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