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五代宋时期饮茶法

时间:2016-01-12 16:08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五代的茶以团饼为主,但制作较唐精致,散茶亦有名品。宋朝的前中期,茶以片茶(团、饼)为主;到了宋朝后期,散茶取代片茶取得主导地位。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 (一)点茶法 《[上艹下舛]茗录》生成盏条载: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
普洱茶
 
   五代的以团饼为主,但制作较唐精致,散茶亦有名品。宋朝的前中期,茶以片茶(团、饼)为主;到了宋朝后期,散茶取代片茶取得主导地位。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
 
   (一)点茶法
 
   《[上艹下舛]茗录》“生成盏”条载:“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百戏、水丹青,即宋人所称“分茶”游戏。生成盏、茶百戏均是点茶法的附属。
 
   《[上艹下舛]茗录》原为陶谷《清异录·茗部》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十六汤品》。陶谷历仕晋、汉、周、宋,基本上算是五代人。有人认为《清异录》不是陶谷所撰,即便如此,《[上艹下舛]茗录》所记各条茶事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间事。其撰者亦当为五代宋初人。据此,点茶法约起于唐末五代。
 
   《十六汤品》旧题唐代苏[广内上田下共]撰,该书论点茶法中的候汤、注汤、汤器、薪火有关事宜。第四、中汤条有“注汤缓急则茶败。”第五、断脉汤条有“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莆,若手颤臂[享单],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茶不匀粹。”第六、大壮汤条有“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亡,茶安在哉。”点茶之时,行少量汤入盏,令茶末调匀,谓之调膏。继之注汤入盏,不能快泻,也不能若存若亡,应不缓不急,一气呵成。
 
   第十一、减价汤条有“御胯宸缄”。胯又作[钅夸]、夸,原指衣带上的饰品,宋代将盛装龙凤贡茶的华丽小盒子称[钅夸]。借指贡茶,如贡新[钅夸],试新[钅夸]。宸乃北极星所在,借指帝王所居,如紫宸殿,又借指帝王。“御胯宸缄”即指皇家封缄、赐赠的龙凤贡茶。其第六条记“一瓯之茗,多不二钱”,“下汤不过六分”。查北宋蔡襄《茶录》关于点茶的记载有“钞茶一钱七”,“汤上盏可四分则止”,两者完全吻合。由上可知,苏[广内上田下共]不可能为唐代人。《十六汤品》应是点茶法成熟、盛行的作品,成书也应在蔡襄《茶录》之后,作者乃为宋代人。
 
   宋代盛行点茶、斗茶、分茶,宋徽宗赵佶精于点茶、分茶,新撰《大观茶论》,总结点茶法。现据蔡襄《茶录》和《大观茶论》等,归纳点茶法的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罗、择水、取火、候汤、①盏、点茶、啜饮。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备器:点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瓶、茶匙、茶筅、碾、磨、罗、盏等。
 
   炙茶:以微火将团茶炙干。若当年新茶则不须炙烤。
 
   碾罗:炙烤好的茶用干净纸密裹捶碎,然后入碾,继之用磨[石畏]、[石岂]再用罗罗细末。散、末茶则直接碾、磨、罗、不用洗、炙。煎茶用茶末,点茶则用细茶末。
 
   撰水、取火同煎茶法。
 
   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过熟则茶沉。茶炉似风炉,形如古鼎。也有用火盆及其它炉灶代替的。煮水用汤瓶,汤瓶细口、长嘴、有柄。瓶小易候汤,且点茶注汤有准。汤以蟹目鱼眼连绎进跃为度。
 
   ①盏:点茶前先①盏,即用沸水温盏,盏冷则茶末不浮。
 
   点茶:用茶匙抄茶入盏,先注少许汽调令均匀,谓之调膏。继之量茶受汤,边注汤边用茶筅击拂。视其面色鲜白,乳雾汹涌,周回旋而不动,住盏无水痕为佳,谓之咬盏。“斗茶”则以水痕先出者为负,耐久者为胜。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黄白又次。汤上盏达四至七分为宜,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啜饮:点茶一般是在茶盏里点,不加任何佐料,也不用酾,直接持盏饮用。
 
   点茶法风行文人、士大夫阶层,宋代诗词中多有描写。丁谓《咏茶》诗有“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颂锡水散凝酥。”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释德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味须饶汝。”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近年河北宣化辽墓出土壁画茶道图,显示北方辽国宫庭贵族亦兴点茶。
 
  (二)煎茶法
 
   唐宋五代徐箦《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有“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以铛煮泉水煎茶。
 
   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用江水煎茶,沫饽翻涌。
 
   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火。”三苏祖籍四川,相传陆羽煎茶法源于四川。当时饮茶,南方用点茶《宋人也称之煎茶)。北方用煮茶。苏辙说他思念故乡,不学南北饮茶,用故乡西蜀的煎茶旧法。
 
   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诗有“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乳粥琼糜露脚回,色香味触尽根来。”风炉、小鼎、煎茶器具。
 
   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石岂]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用煎茶旧法。
 
  (三)煮茶法
 
   苏轼《和蒋夔寄茶》诗有“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宋代有一种“擂茶”,将茶与芝麻、干面放到瓦钵内擂研成细末,又加其它佐料煮而饮,又称“七宝茶”。
 
   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讠夸]满口。”北方人茶中加盐、酪、椒、姜煮而饮。
 
   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候惠我小玄壁,自裁半璧煮琼糜。……个中渴羌饱汤饼,鸡苏胡麻煮同吃。”小玄璧指小团饼茶,黄庭坚自裁一半煮饮。
 
   总之,五代宋时期饮茶最流行的是点茶法,连北方的辽国也受其影响。煎茶法已不普遍,南宋末年已无闻。煮茶法主要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煮茶法 普洱 饮茶 茶道 煮茶 洗茶 饼茶 团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夏季饮茶有益处
夏季饮茶有益处
女性“特殊时期”不宜随意饮茶
女性“特殊时期”不宜随意饮茶
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
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
藏区人们几千年的饮茶文化
藏区人们几千年的饮茶文化
浅谈敬茶和饮茶的礼仪常识
浅谈敬茶和饮茶的礼仪常识
不同年龄性别和特殊时期该怎样
不同年龄性别和特殊时期该怎样
中国古代饮茶方式
中国古代饮茶方式
饮茶待客的礼节
饮茶待客的礼节
饮茶的“七忌”与“十三宜”
饮茶的“七忌”与“十三宜”
饮茶需适度 反之会伤肾
饮茶需适度 反之会伤肾
敬茶与饮茶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
敬茶与饮茶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
世界各国的饮茶风俗
世界各国的饮茶风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