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道以静为美

时间:2024-03-01 16:02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 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
普洱茶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
    
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 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梅妻鹤子的林逋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的诗中云:”白云南风雨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意境幽极静笃。
   
戴昺的《赏茶》诗:“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连黄蜂飞动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可见虚静至极。“卧听黄蜂报晚衙”真可与王维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相媲美。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同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机,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茶道 茶壶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艺和茶道入门该怎么开始,有
茶艺和茶道入门该怎么开始,有
茶究竟是什么?10个角度深度剖
茶究竟是什么?10个角度深度剖
以茶会友却失礼于人?茶道中这
以茶会友却失礼于人?茶道中这
茶道VS茶艺,你懂了吗?
茶道VS茶艺,你懂了吗?
“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
“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
茶道基础入门篇:从了解茶具套
茶道基础入门篇:从了解茶具套
从泡茶的温度控制,看茶道文化
从泡茶的温度控制,看茶道文化
茶道 :和、静、怡、真之四缔
茶道 :和、静、怡、真之四缔
泡茶:茶道中的几种出汤方式
泡茶:茶道中的几种出汤方式
茶道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修
茶道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修
茶道中的几种出汤方式
茶道中的几种出汤方式
老茶农的茶道学问:烹、饮、赏
老茶农的茶道学问:烹、饮、赏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