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古典,
宋代浪漫,
明后自然,
陆羽代言古典,制24煮茶器 。
古典重在一个煮字,撵碎冲汤,加入可以想像得到的调料煎煮。
赵佶代言浪漫,著大观茶论。
浪漫重在那只“点睛“之笔的点(茶筅),撵碎冲汤,用酷似打蛋器的茶筅来一手点茶。
供春代言自然,予紫砂生命。
明代崇尚自然的体现是泡, 明时制茶,不暇罗磨,牙叶分明,只需一个泡字即可 。
革命前,俚语讲“吃茶去”其实真的是吃茶叶,“吃”更多的是偏固态的东西,并非是什么文言或者书面用语,将炒干的茶叶碾碎了,用水冲着吃,这个环节让我常常想起我儿时的美食油炒面儿,滚开的水,直接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防止结块,像极了日本的抹茶。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茶叶和水的关系,让我想到了这首古诗, 汤,它不是茶,亦非水,而是一种新的创造, 水与茶分分明明地相遇,但水已然不再是水,茶也不再是树叶,拈花不经佛手何来传法,瀹茶不经心念何以入道,汤,它含着茶的精华元气,蕴着泡茶人的心性德行,是人与水与茶相互交流,神情交融的一次美妙的过程,这也许就是文化吧!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