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肉类和酒,被视为热性的食物,热,让人想起发热症、热闹、喧哗、烦躁不安……甚至是整个尘世。故玄学家与佛教徒将茶视为清淡、悟道的良友,意味深远。
古人深信,人的身体和思想都会受环境影响。
背井离乡的游子,临行之时都会怀揣着一抔故乡的泥土,在每一个水土不服之地,和水进肠胃,以保命脉,同时也缓解了思乡之情,冲淡了离愁别绪。
李时珍说:“人乃地产,要与山川之气流通。”
这关乎寿命,金石草木随水土之性,更何况是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之茶,昔之土,就算配以异地之水,也能激发故情旧怀。
《康熙鹤庆府志》里,记载了多处名泉,最神奇的莫过于观音山的春水,立夏前三日出,七日止。春水在地下流走,必须掘地数尺方可得,村民听到淙淙水声,便循声挖开,此水能治疗百病,走茶马古道的马帮饮之不染瘴疠,而患者饮后亦能马上缓解疾疫。
鸟识好水。每年寻春水都是鹤庆大事,但每年都有数百只鹦鹉、斑鸠来群饮春水,与人相争,居然把春水喝尽,之后,但凡听到鸟叫,春水都吓得不敢出来。
好水总会令人想到茶,明代上海人冯时可入滇,看到彝族聚集地楚雄山中清泉自流,叹息滇人不善制茶,辜负了大好清溪(《滇行记略》)。
彝族把有好水的地方称为“西拉龙”,意思是“真龙宝地”。
寻甸有一地名叫西拉龙,优质水源每年吸引了黑颈鹤的造访,再次印证了鸟识好水。
传到今天,这里的人除了会用水酿酒,也会用水泡出色香味俱全的茶。
从酒到茶,水在调剂着人的生活。
在明代,茶生活是一种进步的典范,意味着品质与品位。
明代钟惺《虎丘品茶》云:“水为茶之神,饮水意良足。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诚哉斯言,一句“水为茶之神”可谓精妙绝伦,任何高贵名茶,倘若不与水发生关联,它永远都是可弃之不用的叶子,再无他用,所以要品好茶,须问“品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