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汎兮,其可左右。”大道是无处不在的,是生命的原动力。儒家经典《中庸》里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至道离不开百姓日用,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篇即言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至善。”所谓“至善”,就是究竟圆满的人生境界。何为茶道之道?编者看到南山如济老师的《茶道二十四问》,取其中问答,以分享,以解惑。
第一问 :首先我想问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饮茶有道吗?
师曰: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先,我想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的茶叶饮用史。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原产地;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饮用以及药用,最早都是从中国开始的。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作为一种益生饮品,茶叶的发现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神农氏。传世的《神农食经》里就有“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其中的“荼”就是茶的古字。中华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历经元、明、清三代,余波荡漾,至今不衰。茶道则创立于我国中晚唐时期,至两宋茶道大兴。
以上仅仅为茶道文化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已经足以说明,饮茶确实是“饮而有道”的。从最初的煮饮法到唐代的煎茶法,再到宋代的煎点法直至明清以后的冲瀹法,无论是茶品、茶器还是茶叶的烹饮方法,都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精、由生活品饮到精神品饮的过程,茶汤中已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情怀,我们品饮茶汤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饮其香其味其气韵了,而是在品饮文化,品饮历史,品饮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的精神文明。这就是“道”,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之“道”。因此,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茶中有历史,茶中有文化,茶中有人生,茶中有道。
第二问: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饮茶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道”存在着,我们品饮茶汤,也就是在追求“道”?
师曰:饮茶的过程实际是品饮茶汤的过程,下文凡提到“茶汤”一词,都是指饮茶而言。(关于茶汤一词,我在“茶汤说”一文中已有界定,大家可以参看。)我们认为茶汤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品饮茶汤即是品饮茶道。不是说我们在品饮过程中另有一个“实相”即“道”存在着,我们品饮茶汤,是为了追求这个早已存在的“道”。这样的认知是不正确的。要知道茶汤和“道”非一非二,两者不可分、不可离,不可以把茶汤和茶道区分开来,更不可以将道高高“悬挂”于茶汤之上,这正是“茶道”一词的精微意义。
第三问:诚如先生所论。但我仍有疑惑:茶道的“道”和我们通常所讲的“道”有何不同?
师曰:只所以有疑惑,是因为我们现代人头脑太过复杂,考虑问题太周全了,所以才生出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譬如对于“道”的认识,有人以为“道”是宇宙法则,是万物的生成主宰;有人以为“道”是“实相”,是存在于事物背后的真实存在;也有人以为“道”只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有人则断然否定“道”的存在,等等。
关于“道”是否存在或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我在这里不作解释,因为“道”是要修证的,不但超越了语言思维,也脱离了具体事相,也就是世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道”决非言辞或思维所可企及,更不可着相求道。古德讲:大道透长安,一个“透”字,说尽了“道”的奥秘,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那么茶道的“道”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道”吗?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道家的道,抑或佛家的道,乃至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其实都是相通的,道只有认知程度上的差异,而无本质的差别。所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又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差别是对道的认知程度的差别,道还是道,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禅宗里说:“平常心谓之道。”
《中庸》里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道是很平常的,就在我们的生活日用中,就在眼前的这一碗茶汤里。应用到茶事上,所谓生活日用就是指茶人每天的茶事过程,从汲水烧火开始,从煎水烹茶开始,这就是茶道。正如日本茶道之集大成者千利休在《南方录·觉书》篇所说的那样:“所谓茶道,不过烧水点茶而已。”所以我经常强调,大家如果对茶道感兴趣,就要从煎水瀹茶的具体的茶事过程做起,从正坐开始,从折叠茶巾、抹拭茶碗、茶则开始,从烹饮一碗茶汤开始。
茶道修习首先要从生活日用做起,格物致知,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对茶道精神有所了悟。换句话说,茶道是要体悟和修持的,不经过具体的茶事修习过程,是很难体悟茶道精神的。
马守仁,弘益大学堂煎茶道、点茶道特邀讲师,号冷香斋主人、南山如济、如济居士、煎茶翁等,中华茶道文化研究会会长、南山流煎茶道宗主。著有《无风荷动》、《冷香斋煎茶日记》、《岭上多白云》,工诗文,擅音律书画,以清、和、空、真四字精妙阐述了中国茶道之精髓,亦是日常生活之写照。在钟南山上千竹庵,生平无它好,唯嗜茶、香而已,倡回归山林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