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的“三味”与“三昧”

时间:2019-08-16 14:3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人们用茶几千年,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三味与三昧。 茶之三味者,滋味、趣味和信仰之味。 茶之为饮,从口而入,滋味甚丰,氨基酸为鲜味,茶多酚为涩味,是收敛的滋味,而咖啡碱则为苦味,刺激最为强烈。 公元八世纪,陆羽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继而人们

人们用几千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三味”与“三昧”。
茶之三味者,滋味、趣味和信仰之味。
茶之为饮,从口而入,滋味甚丰,氨基酸为鲜味,茶多酚为涩味,是收敛的滋味,而咖啡碱则为苦味,刺激最为强烈。
 
公元八世纪,陆羽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继而人们在品评滋味的同时念经读书,领略茶的第二味即趣味,也就是鲁迅先生少时就学的“三味书屋”中的“书味”。其体味同样是陈椽教授所著《中国茶业通史》的史味之味,而阅读藉茶说话的散杂文或诗词曲赋等,更产生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醯醢之味。
茶的信仰之味,集道、儒、佛为一身,有较形象的描述,即儒冠、佛袈、道履。
茶之“三昧”少见文书多为意会,它在宗教意识中为一种奥妙的境界,具有巨大的包容。
无论对哪一种追求,一旦达到痴迷便成为愚昧,茶便包容了人生的三大追求,成为三昧的共同载体,“三昧”也自然成为茶的独特内涵。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是人们生存的第一物质需求,为人间“一昧”;“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茶,是人修身养性、怡情悦志不可或缺的一角,为二性之“昧”;茶道茶礼、禅茶通灵之茶,形成第三之“昧”。
 
早在道教创始的萌芽期,道士们便崇尚神仙,向往天人合一,茶为最重要的祭品,视为人道通往天道的桥梁,茶即具有了浓郁的道味。
汉唐盛世,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传入中华大地,信众云集,念佛打坐无一不以茶解困、净心,久而久之便成茶佛一家、禅茶一味。茶可以呵护、伴同众生,到达超凡脱俗的“般若”彼岸。
以孔丘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派,崇尚“孔孟之道”,以社会现实为平台铺设自己的主张,认为承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茶,就有类似的历程:原本生长在大森林的下层,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幼芽初发,便被残酷地摧折,然后火焙电烤、百般揉搓,直到品评才在杯碟中展现风姿,散发苦难的超凡芳香。
 
儒家要求人们志洁身廉、倡导“君子之交淡若水”。贤士相聚,茶临其境,宁静而致远。
茶的三味和三昧,人类无价之宝!在现今如此发达的地球上,在人类发现和利用的所有原生态物或高科技产品中,无一能与茶相比拟。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氨基酸 茶多酚 中国茶 茶道 茶经 茶礼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式茶杯为什么没有手柄?
中式茶杯为什么没有手柄?
茶不能乱喝,喝茶也要看年龄
茶不能乱喝,喝茶也要看年龄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
茶犹药也,以茶解愁。
茶犹药也,以茶解愁。
常喝茶,对人体器官大有益处!
常喝茶,对人体器官大有益处!
作为红茶鼻祖,正山小种为何独
作为红茶鼻祖,正山小种为何独
不同火功的岩茶,在内质上有啥
不同火功的岩茶,在内质上有啥
好的绿茶,汤色应该是怎样的?
好的绿茶,汤色应该是怎样的?
喝普洱茶真的伤胃吗?
喝普洱茶真的伤胃吗?
为什么有人一喝茶就失眠?这和
为什么有人一喝茶就失眠?这和
老曼峨,人在山中走,茶在苦中
老曼峨,人在山中走,茶在苦中
普洱茶到底应不应该标准化?
普洱茶到底应不应该标准化?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