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古人泡茶用水讲究

时间:2019-08-16 17:40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古人非常讲究泡茶用水,甚至把石泉佳茗看作是人生清福。但名茶难得,好水则更为不易,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贫人不易致茶,尤难得水。为此,古人就想到一些解决和变通的办法,不仅设法保持其水质,而且千方百计提高其水质。比较常见的就有洗水和养水之说。 洗

古人非常讲究泡茶用水,甚至把“石泉佳茗”看作是“人生清福”。但名难得,好水则更为不易,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贫人不易致,尤难得水。”为此,古人就想到一些解决和变通的办法,不仅设法保持其水质,而且千方百计提高其水质。比较常见的就有“洗水”和“养水”之说。
 
洗水
山泉泡茶固然是好,但名泉之水不易得,所以古人认为普通的水或是水质变劣的泉水,只要“洗水”得当也可以泡茶。“洗水”即洁水,其实就是提高水质。
 
“石洗法”,即让水经石子过滤后再饮用。
“炭洗法”,干土、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可吸附水中尘土等脏东西,净水作用十分明显。此方法可以说是现代净水器的前身。
 
“水洗法”,这是乾隆皇帝的发明。乾隆帝嗜茶,外出时车载玉泉水随行,但时间久了水质变劣,他捉摸出一种“洗水法”。具体做法是:“以大器储水,刻分寸,如他水搅之。搅定,则污浊皆沉于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矣……”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未必科学,但还是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泡茶用水的讲究。
 
养水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所谓“汲泉远道,必失原味”为避免水味、水质变差,古代的品饮专家们想出“以石养水”方法。“以石养水”是保持其山泉之味、之质,而带石而煮,更是增添了煮茶的清幽之趣。
 
名泉之水,古人是通过“以石养水”的方法来保持其水质,但名泉之水,可遇而不可求,所谓“居家,苦泉水难得”。古人们还尝试过用其他的“养水”方法,目的是为了使普通之水能达到名泉之水的泡茶效果,如“以露养水”。明代的朱国桢就因泉水难得,把日常用水煮开后倒入大瓷缸,到了夜里“开缸受露”,这样“养水”三天后,据说“烹茶与惠泉无异”。
 
古人为了泡茶用水,真是千方百计,费尽了苦心。但有些方法现在看来,未必可行,乾隆皇帝“洗水”真的洗干净了?或许只有天知道,其实古人的“洗水”、“养水”,不仅是为了去杂质和养水味,也不失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增加品茶乐趣的一种途径。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水质 品茶 泡茶 煮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泡茶一般不超三遍
泡茶一般不超三遍
五心泡茶泡出精华
五心泡茶泡出精华
泡茶是一道艺术
泡茶是一道艺术
大红袍泡茶方法
大红袍泡茶方法
泡茶到底哪些是“套路”呢?
泡茶到底哪些是“套路”呢?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铁观音用盖碗茶具泡茶
铁观音用盖碗茶具泡茶
泡茶之人意不在茶
泡茶之人意不在茶
办公室白领的泡茶误区
办公室白领的泡茶误区
如何成为一名人见人赞的泡茶高
如何成为一名人见人赞的泡茶高
“五心”泡茶
“五心”泡茶
泡茶时出汤快慢也会影响茶味
泡茶时出汤快慢也会影响茶味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