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添香茶历史久远。
这可以算是茶中添香的原型了。
到了明代,茶引花香,增益茶味,其熏香茶法已见诸记载。
明代朱权在《茶谱》中指出“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
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味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香亦可。”
花茶窨制过程中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
窨制花茶的原料,一是茶坯,二是香花。
茶叶疏松多细孔,具有毛细管的作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和气体;它也具有吸收异味的特点。
花茶窨制就是利用茶叶吸香和鲜花吐香两个特性,一吸一吐,使茶味花香合二为一,这就是窖制花茶的基本原理。
古人对熏香品很是讲究,采四季不同的香花来和树脂香料一起蒸,让花的香气和香料充分的混合,这样的香品在熏燃时就有了花的芬芳。
焚香的时候,就把这“蒸木犀”(宋人称桂花为“木犀”)取出,放在香炉中的隔火银叶上品其香气。
是香是茶?或许,香亦是茶,茶亦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