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新定义,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应该说“茶艺”二字最初提出并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与日本的“茶道”二字区分开来。但无论是日本的茶道还是韩国的茶礼,这“茶道”、“茶礼”均应是译名,表述“茶道”、“茶礼”的日文和韩文在日本和韩国应是最能体现该项茶文化活动特征的单词,将其分别翻译为中文后,因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文字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限制,肯定会造成对其理解上的偏差。如硬性按译名在国内使用,则不一定合理。而且茶文化在不断发展,各种理论的内涵都在不断延伸扩大或被完全赋予新的含义,在过去适合的概念到今天不一定适合,国外适合的到国内不一定适合。因此,我们在继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借鉴国外茶文化精华的同时,应结合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繁荣适合我国特色的茶文化理论体系。以此作为指导,结合茶艺定义的现状和我国茶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茶艺的新定义为:
广义的茶艺是指茶叶采摘、加工、泡饮的技艺与其技艺的演示;
新定义将茶艺分成技艺与技艺的演示两大部分,泡饮分为泡茶和品茶两部分,而泡茶又分为择器、鉴水、择茶、冲泡;技艺分为技术、技巧和艺术两部分,技术、技巧包含茶艺技艺演示的方法与程式。光有技术、技巧而无艺术不能称为茶艺,但只讲究艺术而不注重技术、技巧也不能称为茶艺。茶艺应先讲究技术、技巧后,才可再讲究艺术,即在技术、技巧的基础上才可建立起茶艺的艺术性。技术、技巧与艺术分别在茶艺中所占的比重不一,可产生效果不一的茶艺,如以技术、技巧为主的生活茶艺、以艺术为主的舞台茶艺。本人主张茶艺以技术、技巧为主,融入艺术为辅,或二者兼重,不主张艺术超过技术、技巧。
提出以上茶艺的新定义,除依据前人对茶艺理解的共识外,还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事实:
(一)茶文化旅游促进了采茶、制茶成为茶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已建立了一批茶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和特色景点。在大多数茶文化旅游中,都安排有游客到茶园中亲手采摘茶叶,由专门的采茶姑娘进行演示采茶的技艺,并由采茶姑娘在演示的同时指导游客采摘;游客边观赏采茶技艺,也边学习采茶,亲身在生机盎然的茶园中体验采茶的乐趣。鲜叶采回后,在专门的演示型茶厂中,有制茶师傅向游客演示制茶的技艺;游客可学习制茶技艺,由制茶师傅进行示范和指点,亲手炒制茶叶,感受制茶的艰辛与快乐。茶叶制好后,游客还可在茶室中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全方位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像武汉磨山景区的茶乐园、广东英德的茶趣园、福建安溪的茶城等,均是开展茶文化旅游比较成功的景点,均含有采茶、制茶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发展这一类茶文化活动,对游客吸引力强,潜力较大,今后还将会大力发展。与此同时,很多茶文化交流会或经济贸易洽谈会,尤其是在开春举行的,多安排有制茶师傅现场炒制名优茶的演示节目,向观众展示制茶技艺。那制茶师傅精湛的技艺,往往同样把观众带入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当中,使其具有明显的艺术性,因此自然完全可成为茶艺的一部分。
(二)茶叶加工技术的要求促进了采茶、制茶成为茶艺的一部分:鲜叶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只有优质的鲜叶才可制出好茶,而正确采摘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鲜叶的好坏。古就有需少女用樱唇采芽茶之说,可见采茶之讲究。在茶叶加工技术中,要求掌握正确的采摘方法,既不能损伤鲜叶,又要按标准采摘,而且还需讲究一定的采摘速度;因此采茶也有技术有技巧,只需再适当融入些艺术性,就具有观赏性,就可成为“艺”。对制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采摘方法和加工技术外,还特别强调采摘手法、加工手法以及操作姿势,要求讲究优雅大方,使每一招每一式都纯熟精练、具有大家风度;达到这种境界,采茶、制茶就具有艺术美,就具有观赏价值,自然而然可当作茶艺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所指的制茶是专指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唯有手工操作才易揉入艺术,才易使每一个动作的内在得到升华,采取机械加工是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的。另外,王存礼等人也认为制茶除了需要技术外,也有很大的艺术成分。
(三)技艺的演示促进了茶艺的发展:茶艺是茶叶采摘、加工、泡饮的技艺与其技艺演示的完整体,两部分缺一不可。前人的茶艺定义多涉及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很少提到。茶叶采摘、加工、泡饮的技艺必须通过演示(或展现)出来,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形成茶艺。比如说茶艺师有茶叶泡饮的技艺,但这并不能代表就是茶艺;因为技艺是内在的形式,是死的;只有茶艺师将技艺通过演示,一一展现出来,变成活的后,才能说是真正的茶艺。如果茶艺师只会茶叶泡饮的简单演示,毫无技艺可言,也不能算是茶艺。同时,泡饮的技艺只有通过演示出来,演示者和观看者才可感受到茶艺的魅力,茶艺也才可以进行交流,并进行完善和发展;也只有这样,茶艺才可真正促进茶文化的传播,达到修生养性、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