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席内的茶境植物介绍

时间:2023-07-10 10:21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中国是茶的故乡,其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茶文化发展中的一大宝库。所谓茶席是指举办茶会的房间,也称茶室、本席或者只称席 茶席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
普洱茶
 
     中国是的故乡,其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茶文化发展中的一大宝库。所谓茶席是指举办茶会的房间,也称茶室、本席或者只称席
 
     茶席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至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四艺”,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而在明代茶艺行家冯可宾的《茶笺·茶宜》中,更是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其中所说的“清供”、“精舍”,指的即是茶席的摆置。
 
     那么,要选择什么植物以入茶境?这关系着茶境的文化品位和对茶境文化意蕴的理解导向。古代文人对茶境植物的选择极其精严,主要有竹、松两种。
 
     历代的诗文中对竹下晶茗设茶席的描写特别多,如唐代王维的“茶香绕竹丛”,唐代钱起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宋代陆游的“手挚风炉竹下来”,宋代张耒的“蓬山点茶竹阴底”,元代马祖常的“竹下茶瓯晚步”,明代高启的“竹间风吹煮茗香”等。
 
     竹有清香,与茶香相宜。“茶香绕竹丛”、“竹间风吹煮茗香”,竹下烹茶品茗,茶香飘荡,令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自然涌现。
 
     竹之外,古代文人好于松下煮茶。唐人王建的“煮茶傍寒松”,宋人陆游的“颇忆松下釜”,元人倪云林的“两株松下煮春茶”,明人沈周的“细吟满啜长松下”等,他们选择松下烹茶品茗,乃受禅茶相通。
 
     松与僧谐音,有着较浓厚的佛教文化背景,于是松下啜茶,体会—种僧境与僧性。苏轼的“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即将茶与禅、松与法音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关联,对于普遍具有禅悦情怀的文人来说,松下饮茶是魅力的指标。
 
     懂得品茗是人生一大享受。从茶器的选用,到茶席的位置选择再到摆放茶席,选择茶境植物,无论简约潇洒,或是隆重华丽,其高雅情调都丰富了现代人味觉飨宴之外的精神情趣。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春茶 茶艺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一个泡茶人的独白:茶席
一个泡茶人的独白:茶席
一方茶席 一片天地
一方茶席 一片天地
有用的茶席才是好茶席
有用的茶席才是好茶席
茶席构成的九大要素
茶席构成的九大要素
解说茶席
解说茶席
茶席密码
茶席密码
追寻茶席的轨迹
追寻茶席的轨迹
帘外雨声潇潇 茶席水气氤氲
帘外雨声潇潇 茶席水气氤氲
茶席设计的基本构成因素
茶席设计的基本构成因素
茶席解析
茶席解析
茶席布置的三大要素
茶席布置的三大要素
茶席上的淡雅花香
茶席上的淡雅花香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