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初探日本茶道

时间:2022-02-09 17:33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日本茶道是茶汤之道的简称,原型是中国宋代的饮食游艺,在镰仓时代(约为中国的南宋孝宗至元惠宗年间)初期传到日本,后来逐渐本土化,在室町时代(约为中国的元朝到明朝万历初年)中期系统化为茶道。 人们通常将珠光看作茶道的鼻祖,将武野绍鸥认定为茶道的中兴名人,
 
       日本茶道是“茶汤之道”的简称,原型是中国宋代的饮食游艺,在镰仓时代(约为中国的南宋孝宗至元惠宗年间)初期传到日本,后来逐渐本土化,在室町时代(约为中国的元朝到明朝万历初年)中期系统化为道。
 
        人们通常将珠光看作茶道的鼻祖,将武野绍鸥认定为茶道的中兴名人,并将千利休称作集茶道文化之大成者。自千利休起家族世代相传,如今分为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支流派。目下以里千家最为活跃,影响力最大。
 
        里千家第十五代家元鹏云斋千玄室大宗匠12月18日被浙江大学授予名誉教授,之后他率众弟子宣讲并演示了日本茶道。 纯知识性的内容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各位茶友可以上网查看。我们只说几点观感,重点是日本茶道的独特之处。
 
        通常大家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态,制度,行为,精神。茶道作为高度精神化的产物,以“和静清寂”为核心,在每个层次都体现出鲜明特征。
 
        物态:茶道的环境布置要求简单雅致,使用的茶具崇尚古朴并且不追求完美。权倾一时的丰臣秀吉曾经打造了一间黄金茶室并向千利休炫耀,结果当然是被深深鄙视了,因为这与茶道的理念严重相悖。茶具一般不求精美,古朴自然的造型与色彩是最为恰当的,甚至于所插鲜花也极少用到盛放的,不是初绽蓓蕾,就是残败枯枝。总之,一切以留出想象的空间为要义。在我的理解中,这样的审美是以人为主体,所有的物都是为了唤起人更深层的知觉,而非以美丽取悦人那么简单。
 
        制度:日本茶道与其他古典艺能一样,有严格的家元制度。继承并传授其流派正统技艺的最高权威称为“家元”,他负责带领众多弟子,并且是世袭制。这个大制度又催生和保障了很多小制度,例如茶道的程式。
 
        行为:日本茶道对主宾的行为举止,言谈内容都有相当限制。比如为了体现人与人的平等,所有代表阶层的物品,如武士的刀,贵族的饰品是不准带入茶室的。宾客要仔细欣赏主人的挂画插花,使用的茶具,还要互相谦让茶汤。递上茶碗时必须将正面转到面对客人的位置,饮茶时要分三口喝完。这些细致的礼仪规范在其他地方已经很难看到了,这与其说是一种喝茶的活动,不如说是一场礼仪的展示。这也是日本茶道被推崇与被诟病的共同原因。
 
        精神:“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介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在我看来,如果多数文化活动由物质与精神共同组成,只是占比不同,那么日本茶道则是精神占到绝对主导,茶只是一个介质了。即使此时把茶换成水,也不会改变茶道的本质。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道文化 喝茶 饮茶 茶具 茶道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和敬清闲煎茶道
和敬清闲煎茶道
什么是普洱茶茶道
什么是普洱茶茶道
不可不知的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
不可不知的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
中韩日茶道名师名器齐聚昆明
中韩日茶道名师名器齐聚昆明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茶道六君子茶道配件介绍
茶道六君子茶道配件介绍
门外汉看茶道
门外汉看茶道
中国茶道的五大思想
中国茶道的五大思想
万里茶道沅陵段启动申遗
万里茶道沅陵段启动申遗
日本煎茶道与中茶博合作20周年
日本煎茶道与中茶博合作20周年
从普洱茶中找回了真正的茶道意
从普洱茶中找回了真正的茶道意
普洱茶道与中国远古历史上篇
普洱茶道与中国远古历史上篇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