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水线走势是如何影响茶的品质

时间:2023-07-13 09:44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一壶好茶,脱离不了好的茶叶,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时水的注入方式对茶的品质影响也有很大的软性因素。 这是因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
普洱茶
 
   一好茶,脱离不了好的茶叶,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时水的注入方式对的品质影响也有很大的软性因素。
   这是因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一、不同注水要素对于茶汤的作用:
   1. 注水的快慢
   主要影响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从而影响茶汤滋味的浓淡;同时,注水的快慢会直接导致水流的急缓,也就控制了以下水流急缓所影响的茶汤表现。
   2. 水流的急缓
   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
   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
   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3. 水线的走势
   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
   4. 水线的高低
   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5. 水线的粗细
   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二、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 高吊 低冲 低吊。
   简单的理解高低是指提壶注水时,水自高/低点下注。而冲和吊则指注水的速度。他们共同影响着注水快慢、水流急缓、水线走势、速度与粗细。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最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冲:水线段,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最短,水与叶底的激荡较强。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在这里想特别介绍一下“悬壶高冲”。
   所谓“悬壶高冲”,是指在向茶壶(茶杯、盖碗)冲入开水时着意地提高煮水壶注水。那么悬壶高冲的意义何在呢?
   其一,高冲是为了提升茶艺的艺术氛围。这是悬壶高冲的主要目的,就泡茶效果而言,冲水可大可小,可高可低,为什么要悬壶高冲呢?无疑艺术表现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创造较高的艺术意境,营造较高的艺术氛围。
   其二,高冲也是为了科学地泡好茶。一是,在高冲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调低水温;二是高冲可使壶内的茶叶翻动,均匀地受浸,水浸出物均匀地溶解,使茶汤浓度上下一致,避免壶内上层茶叶已浸至无味,下层茶叶仍处于初始阶段。
   但日常泡茶时没必要用高冲的方法,甚至不宜采用高冲的方法。 用高冲法“砸茶”,例如冲泡单丛茶,会略显苦涩;冲泡红茶,会又酸又苦又涩。像我们的信阳毛尖更是不宜直接对着茶叶注水,如果用高冲,茶汤会更显浑浊,滋味会更加苦涩。要不然绿茶的投茶方法,怎么还要分上投、中投和下投法呢?
   三、注水点:
   1,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
   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2,环圈注水:
   注水时水线沿壶盖或者杯面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时要注意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细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3,单边定点注水:
   注水点固定在一个地方,可让茶仅有一边能够接触到水,那么茶水在注水开始时溶合度就较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点在盖碗壁上,那将注水点放在盖碗和茶底之间,会融合得更好些。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信阳毛尖 茶汤滋味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单丛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早起不宜空腹喝茶
早起不宜空腹喝茶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品味茶中的苦、静、凡、放
福建仙游郑宅茶获国家地理标志
福建仙游郑宅茶获国家地理标志
茶艺文化中的“高山流水”之姿
茶艺文化中的“高山流水”之姿
喝茶有许多的注意事项
喝茶有许多的注意事项
禅茶文化的精神
禅茶文化的精神
古代四大美女的“茶艺”人生
古代四大美女的“茶艺”人生
喝茶的禁忌知多少
喝茶的禁忌知多少
碧螺春茶艺表演解说
碧螺春茶艺表演解说
茶色素有降血压的保健功效
茶色素有降血压的保健功效
四大饮茶礼仪
四大饮茶礼仪
茶水与紫砂之间不被熟知的知识
茶水与紫砂之间不被熟知的知识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