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如何理解“吃茶去”的意境

时间:2016-08-06 16:41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茶小仙浏览:
赵州吃茶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文化典故,它早已从具象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意境,从而具备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对中国禅宗的见性成佛的无修之修的境界而言,它是对完整的生命存在的本然的一种体验,因而吃茶去的禅门公案,甚至为深刻意蕴在于使人即
普洱茶
赵州“吃茶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文化典故,它早已从具象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意境,从而具备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对中国禅宗的“见性成佛”的无修之修的境界而言,它是对完整的生命存在的本然的一种体验,因而“吃去”的禅门公案,甚至为深刻意蕴在于使人即事而真,即俗超凡。
如何深入理解到“吃茶去”的意境中,必须先回答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吃茶去”是什么?那么,先让我们简要地来了解这一禅门公案的形成背景。据《五灯会元》卷四记载:
唐朝有僧到赵州观音院拜从谂为师。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何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这则公案发生在大约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禅门巨匠从谂法师(谥号“真际禅师”,人称“赵州古佛”)在河北赵州观音院(今石家庄市赵县柏林禅寺),演示生活中的安心法门,举扬佛祖涅磐妙尽。从谂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参禅者们说:“吃茶去!”这一句平实而又意境高远的话由此流传千古,远播四海,它使无数众生的妄念顿失,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也使众生在平凡生活中突发佛性的光辉,走上“明心见性”的途程。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其本身实践体验方式,还不能完全构成特定意境之隽永,但因赵州和尚把“吃茶去”作为佛门直指人心的开示,却又构成了深刻的禅境见地。
 
什么是意境?通常认为:“情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也有人简单地概括道:“情景交融、形神结合”(《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理论家对意境之说,有过十分深刻的探索与总结。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吃茶去”这三个字,是诗非诗,是文非文,然历代各家独围绕它的诗、文则不计其数。
“吃茶去”的意境因禅宗思想的介入,其无极之所已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蕴空白之中。因茶喻志,直言吃茶,寓言说禅,已构成了“吃茶去”意境的兴、比、赋。因而“吃茶去”之茶味的最高意境就在于无极之味,是余“味”曲包的含蓄深刻的美。“吃茶去”这种意境深刻之美,恰如司图空《与极浦书》引戴叙伦语所言:“近而不俗,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又恰如中国道家注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理论,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味外之旨”为意境之美。而禅宗上承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道家理论,今观赵州和尚常引《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推崇“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以“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赵州语录之余》,《古尊宿语录》卷十四)为禅境之美。
从古到今,各家对“吃茶去”意境具体说法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却毫无例外地都看到赵州“吃茶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对之赋予了极大关注,留下了一系列十分深刻的见解。黄龙宗开山祖师黄龙慧南有偈云:“生缘有语人皆知,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元朝的耶律楚材说:“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西域从王君玉乞茶》);清朝乾隆帝说:“卢仝七碗漫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汲惠泉烹竹炉歌》)。又说:“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三清茶》)。
还说:“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烹雪叠旧作韵》)。又说:“吃茶虽不赵州学,楼上树披松下风”(《东甘涧》);清朝湛愚老人感慨万千:“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心灯录》);清朝另一学者杨焯则言:“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吃空林木叶飞”(《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古日本茶道鼻祖珠光大师对此感怀:“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知此”(《珠光问答》,载《日本茶道古典全集》);韩国禅宗界于柏林禅寺立“茶禅一味”纪念碑碑文有曰:“柏林禅寺,古佛祖庭,于此饮茶,则茶香四溢,于此参禅,则禅趣无穷”。
又曰:“赵州吃茶永不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先生有言:“万语与千言,无外吃茶去。”以及“七碗爱至味,一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著名书法家启功则大笔挥诗道:“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又诗:“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山。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还有像“一吸赵州意,能苏陆羽神”(《童汉臣“试茶诗”》)等许多著名诗句。乃至当今茶文化学者和佛教界人士对“吃茶去”的意境分析也各有千秋。
 
余悦教授说:“(吃茶去)而其暗藏的许多禅机和蕴藏的深刻内涵,历经沧桑也依然难以‘参透’”。“它是直接达到禅修开悟的最高境界”(禅林法语的智慧境界,《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1/4);陈文华教授说:吃茶去是“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赵州柏林禅寺“茶禅一味”研讨会发言),道出了“吃茶去”以茶悟禅的意境;赖功欧教授说:“赵州‘吃茶去’的广泛传播,原因不在赵州本人,而在法语本身暗藏机锋的精神交流之意义,千万不可小看它的这一意义”(相对于禅的茶,《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2/2),又说“而‘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喻藏的丰富禅机,‘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意,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茶哲睿智》);陈云君教授说:“可以体会到赵州的‘吃茶去’是茶味不可知,不可不知,知是一人之知,如诚实则为喝茶解渴,如欲作解人则人人各别,不妄有正,不可知则为顽空之论”(简论“吃茶去”与“茶禅一味”,《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1/4);
茶文化学者寇丹说:“‘吃茶去’禅语不一定指茶”(百岁茶星崔圭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1/4);茶文化学者王玲说:“‘吃茶去’,在禅人们修行过程中,就含隐着坐禅、谈佛”(《中国茶文化》);茶文化学者姜青青在其编著的《数典》一书中说:“从谂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了悟了的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吃茶去’这样一个同样回答,表现了他‘了悟如未悟’的更高一层禅学境界,即抛却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平等如水平的境界”;著名茶文化作家丁文在《茶乘》一书中说:“‘吃茶去’已成禅僧机锋语流传千载,它是‘茶禅一味’肇始的标志,是佛教茶有别于儒、道而独具特色的标志,是佛教茶很高文化的标志”;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净慧法师说:“‘吃茶去’公案,其含义有人这样理解,有人那样理解。我的理解是,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的体验”(《云居山请茶开示选录》)。
……无论怎么讲,“吃茶去”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这一重要意境特征,都得到各家肯定。朱光潜先生曾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禅机之意境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境。推而论之,“吃茶去”之所以美,不仅表现在这“三个字”的体验上,尤其是美在“功夫在茶外”的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深处,这就是“吃茶去”的“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的意境。
从“吃茶去”公案的意境来看,首先表现其言与意、实与虚、显与隐、形与神的矛盾对立运动,是感兴的启端、虚实的转换、含蓄的寓意、曲致的妙着。其次,相对于参禅者的审美感觉,“吃茶去”呈现为对兴会的引导,对体味的召唤,对顿悟的期待和对兴象的营造。它作为一种调节运作的中介机制,使意境的空白未定因素在参禅者参与中得到填补或具体化。禅门中的许多公案之意境均为如此,在此二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禅宗形成了以意境为主到形态的审美意味世界,展现了禅悦的审美本质,体现了中国禅宗独特的意境把握方式。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普洱 为何 饮茶 茶道 清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这和尚荤素不拒最爱吃茶
这和尚荤素不拒最爱吃茶
国人爱吃茶也捯饬茶器
国人爱吃茶也捯饬茶器
自在随缘吃茶去
自在随缘吃茶去
秋色已斑斓 正好约吃茶
秋色已斑斓 正好约吃茶
吃茶叶的方式
吃茶叶的方式
海阔天空秋气爽 周末青岛茶博
海阔天空秋气爽 周末青岛茶博
喝茶为什么也称作“吃茶”
喝茶为什么也称作“吃茶”
小楼一夜雨 晨来闲吃茶
小楼一夜雨 晨来闲吃茶
许嵩《不如吃茶去》:中国风的
许嵩《不如吃茶去》:中国风的
空闲时不如吃茶去
空闲时不如吃茶去
日本茶祖与第二茶经《吃茶记》
日本茶祖与第二茶经《吃茶记》
腌茶:最原始的吃茶方式
腌茶:最原始的吃茶方式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