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茶道,无外乎术。道是本,术是表;术源于道。术有技术与艺术之别,技术境界以游刃有余为至,艺术境界以天人合一为上。裨益身心,此茶之益生之道;颐养心神,则是茶道之情趣之道。庄子云:“得鱼忘筌,得义忘言。”以得茶道而忘茶香,故以文载道,使茶道于字里行间彰显意味深长。物物而不物于物,明乎物物者而不非物,是谓至贵之治。
茶,天地间之灵物,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但是,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家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通过心灵去悟道的意义。
美学是艺术的哲学。美学思想是人们对美和审美判定的根本观点。道家的哲学观是“自然天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为法则,也就是合乎自然,顺从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反对以人为的造作来扭曲事物的本性,即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道教徒历来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者生慧,动者生昏。”而茶自古须静品,品茶正好能使人安详平和,怡静轻松。使人的心灵静谧,可以帮助他们寻求一种自然无为,进入绝对自由的状态。
五行相和,阴阳协调,普利万物。陆羽在《茶经》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基础。
道家学说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早期道家的“自然”观已认识到了茶的自然性质,认为茶集结了天地宇宙的精华,所以,道家饮茶是在修炼中体会自然的法则,把茶当作沟通人与自然的媒介。道家是以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态度追求神仙世界,各地道观大都有自产自用的“道茶”,实现其自在自为的自然思想。茶文化自始便与中国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念相契合,而茶道无疑是“自然之作”的一部分。道家美学以“道论”为依据,认为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亦是万物与生命之美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因此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它强调“美”与“真”的和谐统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人天合一视为最高境界的美。道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美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把优美、壮丽都看成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