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认为,人们的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但凡夫由于执著于不实在的事物,被迷妄所遮覆,因而处于无明状态。由于本心的迷失,世人逐物迷己,执幻为真,舍本逐末。让“客尘烦恼”障蔽了心性的本明,让“浮云”遮蔽了心月的清辉。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坛经·般若品》)。“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四家语录·马祖录》)黄檗希运则说:“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不知本有佛性,不敢承当本心即佛,“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一味向外寻求,“反认他乡是故乡”。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