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煎茶道
煎茶源于煮茶,是从末茶的煮饮改进而来。在末茶煮饮的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况茶叶经长时间的煮熬,其汤色、滋味、香气都会受到影响而不佳。正因如此,对末茶煮饮加以改进,在水二沸时下茶末,三沸时茶便煎成,这样煎煮时间较短,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于是演变形成了陆羽式的煎茶。
煎茶萌芽于晋,至中唐成熟。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鸿渐之《论》”即陆羽《茶论》,《茶论》尚不完善,所以常伯熊曾对《茶论》“广润色之”。由于陆羽、常伯熊等人的努力,致使“茶道大行”。
陆羽之外,皎然、卢仝作茶歌,裴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推波助澜,致使煎茶道日益成熟。
煎茶道茶艺
根据陆羽《茶经》,茶艺程序有备器、择水、取水、候汤、炙茶、碾罗、煎茶、酌茶、品茶等。
【备器】《茶经》“四之器”章记载了各种煎茶、饮茶的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各地茶具的优劣、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等。计有风炉、鍑、碾、罗、合、则、瓢、竹夹、鹾簋(含揭)、熟盂、碗、巾、具列等,另有统贮茶器的都篮。当时最负盛名的为越窑和邢窑茶瓯,可代表当时南青北白两大瓷系。
【择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茶经·五之煮》)
【取火】“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茶经·五之煮》)
【候汤】“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茶经·五之煮》)
【碾罗】炙好的茶饼趁热用纸袋装好,隔纸用棰敲碎。纸袋既可免香气散失,又防茶块飞溅。继之入碾碾成末,再用罗筛去细末,使碎末大小均匀。《茶经》云,茶末以像米粒般大小为好。
【煎茶】鍑中水一沸时,加盐调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备用。随后用“则”量取适量的末茶当中心投下,并用“竹夹”环搅鍑中心。不消片刻,水涛翻滚,这时用先前舀出备用的水倒回茶鍑以止其沸腾,使其生成“华”。华就是茶汤表面所形成的沫、饽、花。薄的称“沫”,厚的称“饽”,细而轻的称“花”,《茶经》形容茶汤之花像枣花漂浮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新生的浮萍,又像晴空中鳞状浮云;茶汤之沫,好象青苔浮在水边,又似菊花落入杯中;茶汤之饽,白白的像积雪一般。
【酌茶】三沸茶成,首先要把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最先舀出的称“隽永”,而后依次舀出第一、第二、第三碗,茶味要次于“隽永”。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品茶】用匏瓢舀茶到碗中,趁热饮用。这时重浊凝下,精英浮上。
煎茶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视情况可省略一些程序和器具。若用散、末茶,或是新制的饼茶,则只碾罗而不须炙烤。由于煎茶器具较多,普通人家也难以备齐,有时便进行简化。如用铛煎茶,则不需用交床。无论是用鍑还是铛煎茶,都需要用瓢将茶汤舀到茶碗中。用铫煎茶,直接从铫中将茶汤斟入茶碗,可省去瓢舀。中唐以后,往往用铛和铫代替鍑来煎茶。
茶礼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以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蘲跻岩,引[纟亘]入洞”,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
“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
唐代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
茶修
《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
《茶经》“四之器”,其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思想。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鍑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裴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
陆羽《茶经》,裴汶《茶述》,高扬茶道的俭、清、和、中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选择,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九世纪初,茶圣陆羽、茶道之父皎然、茶道大师常伯熊相继去世,但由他们创立的煎茶道却深入社会,在中晚唐(九世纪)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风行天下。
本文载于《问道:茶之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经作者本人授权转发,本文图片摄自于《弘益大学堂中华煎茶道研修课》摄影: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