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茶艺”一词渊源

时间:2018-08-16 14:50来源:网络 作者:文哥浏览:
中国茶艺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如唐代的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对古代中国的各种茶艺有着具体的记录。但是在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很长时间里,中国茶艺有实无名。中国古代虽无茶艺一词,但有一


    中国茶艺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一些书,如唐代的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对古代中国的各种茶艺有着具体的记录。但是在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很长时间里,中国茶艺有实无名。中国古代虽无“茶艺”一词,但有一些与茶艺相近的名词或表述。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封演的“茶道”,当属“饮茶之道”,亦即“饮茶之艺”。

    “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白于季兴,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保勉父子呼为汤神。”(陶谷《荈茗录·乳妖》)文了善烹茶,人称汤神,其“艺”当为“烹茶之艺”。

    “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诗句。共点四瓯,并一绝句,泛乎汤表。”(陶谷《荈茗录·生成盏》)注汤幻茶成物象,成诗句,这种“通神之艺”当属“点茶之艺”。

    “经曰:‘茶之否臧,存之口诀。’则书之所载,尤其粗也。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也。”(陆羽《茶经》陈师道序)“茶之否臧,存之口诀”,原文在《茶经》“三之造”章的末尾,则“茶之为艺”之“艺”,应包括煎茶、制茶甚至种茶之艺。陈师道认为“茶之艺”乃下,为末,而德才为本。尽管陈师道批评陆羽“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但并不否认“茶之为艺”的客观存在。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茶录·茶道》)张源的“茶道”义即“茶之艺”,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艺。

    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 功效 饮茶 茶具 茶道 茶艺 泡茶 藏茶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优秀的茶艺讲师如何养成
优秀的茶艺讲师如何养成
什么是茶艺?
什么是茶艺?
为什么茶艺师泡茶好喝?
为什么茶艺师泡茶好喝?
关于普洱茶具、茶艺有什么特点
关于普洱茶具、茶艺有什么特点
学会简单易行的“漏泡法”,摇
学会简单易行的“漏泡法”,摇
什么是茶艺?
什么是茶艺?
茶艺的来由,中国茶艺的主要内
茶艺的来由,中国茶艺的主要内
茶艺师的小秘诀,让你泡的茶更
茶艺师的小秘诀,让你泡的茶更
茶艺师“冲泡技巧”表格
茶艺师“冲泡技巧”表格
喝茶讲究茶艺,茶艺的来源你知
喝茶讲究茶艺,茶艺的来源你知
什么是茶道的形式?根据茶艺分
什么是茶道的形式?根据茶艺分
中华民族饮茶方式之泡茶茶艺
中华民族饮茶方式之泡茶茶艺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