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绿茶饮用方法:玻璃杯泡茶法

时间:2023-08-10 13:42来源:中国茶文化传播联盟 作者:燕子宝贝浏览:
绿茶饮用方法:玻璃杯泡茶法介绍如下: 玻璃杯泡饮法,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或条、或扁、或螺、或针欣赏其制作
普洱茶
 
    绿茶饮用方法:玻璃杯泡茶法介绍如下:
    玻璃杯泡饮法,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便于充分欣赏名的外形、内质。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或条、或扁、或螺、或针……欣赏其制作工艺,察看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或多毫……,再干嗅茶中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然后进入冲泡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茶舞”。泡茶的具体操作,可视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一是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如龙并、碧螺春、都匀毛尖、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福建莲芯、凌云白毫、涌溪火青、高桥银峰、苍山雪绿等,可用“上投法”。即洗净茶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茶叶细嫩多毫,汤中散毫就多,此乃嫩茶特色。这个过程称为湿看欣赏。
    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茶香,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茶,二开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二是泡饮茶条松展的名茶,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等,如用“上投法”,茶叶浮于汤面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干茶欣赏以后,取茶入杯,冲入90℃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间,观其茶形动态,别具茶趣。其他各项欣赏、品饮如前。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六安瓜片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茶汤滋味 碧螺春 普洱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三种泡茶的器具
三种泡茶的器具
泡茶与品茶讲究的是茶人的心情
泡茶与品茶讲究的是茶人的心情
一杯冷泡茶清爽一夏
一杯冷泡茶清爽一夏
冷泡茶的好处
冷泡茶的好处
自来水泡茶有窍门
自来水泡茶有窍门
泡茶水温及水质都是很有讲究的
泡茶水温及水质都是很有讲究的
泡茶的各种讲究
泡茶的各种讲究
盖碗泡茶如何不烫手
盖碗泡茶如何不烫手
明清时期泡茶道
明清时期泡茶道
喝茶切勿辜负泡茶者的真诚
喝茶切勿辜负泡茶者的真诚
不得不知道的泡茶细节
不得不知道的泡茶细节
泡茶必备之盖碗
泡茶必备之盖碗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