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遗失的抹茶文化

时间:2023-08-15 17:36来源:妙趣茶叶 作者:未知浏览: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诗句中对抹茶泡沫的形状、颜色做了描述和赞美。说起抹茶,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本茶道使用的抹茶,殊不知抹茶在我国至少有 1700多年的历史。 抹茶源于中国,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
 普洱茶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的赞美,诗句中对抹泡沫的形状、颜色做了描述和赞美。说起抹,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本茶道使用的抹茶,殊不知抹茶在我国至少有 1700多年的历史
  抹茶源于中国,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抹茶兴起于隋朝,在唐朝、宋朝达到顶峰,特别在宋朝,已经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艺(点茶)。
  抹茶的原料是绿茶,在绿茶采摘前的20至30天,在绿茶上用毛竹,铁丝搭起棚架,然后盖上稻草帘子,四周也用草帘子遮挡得不透阳光,遮光率达到98%以上,这样栽培的绿茶叶绿素要提高60%,氨基酸提高40%,更加不苦,更加翠绿。
  采摘来的生叶当天蒸青,然后不经过揉捻,直接进入烘焙炉烘干,这样的大片茶叶干叶称为荒茶。然后荒茶进入冷库,在零下保存,以提高葡萄糖成分,更加甘甜。
  荒茶在使用前从冷库里取出,恢复到常温后进行加工,经过切割,筛选等多道工序后,成为0.3厘米见方的小块,成为碾茶。碾茶用天然的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称作抹茶。石磨奇特的温度是抹茶的最后一道提香工序,经过石磨碾磨的抹茶,带有海苔和粽叶的香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调试出抹茶的香精来。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明代以后,中国开始流行冲泡饮茶,中国抹茶茶道遂渐渐失传。相反,九世纪末抹茶随遣唐使进入日本后,却在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
  抹茶道的基本方法:温碗先把茶碗连同茶筅一起用开水烫过。调膏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几克)的水,把抹茶调成浆糊状,这样可以防止十分细腻的抹茶产生抱团的现象。(这是中国古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日本茶道中没有这个程序。)点茶用茶筅按照W的轨迹贴着碗底前后刷搅,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浓厚的泡沫。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氨基酸 普洱茶 普洱 原料 茶叶 饮茶 茶道 冲泡 茶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绿茶文化周重庆站圆满落幕
绿茶文化周重庆站圆满落幕
宽窄巷子茶文化周开幕
宽窄巷子茶文化周开幕
紫砂和茶文化产业园项目签约仪
紫砂和茶文化产业园项目签约仪
白山社区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活
白山社区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活
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变迁
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变迁
佤族烧茶与擂茶文化
佤族烧茶与擂茶文化
普洱茶文化形成和历史渊源
普洱茶文化形成和历史渊源
2015龙游黄茶文化旅游节在龙游
2015龙游黄茶文化旅游节在龙游
泸州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拉开
泸州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拉开
茶文化助茶产业腾飞
茶文化助茶产业腾飞
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
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
南涧全县茶园概况及茶文化旅游
南涧全县茶园概况及茶文化旅游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